江楼有感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一人登上江边楼阁,心中思绪油然而生。月光如同流水般倾泻,水光接天,景色如梦。曾与我共赏明月的人如今身在何处?这熟悉的风景似乎与去年无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楼:江边的小楼。这里泛指江边或水边的楼阁亭台。
2. 思悄然:思绪安静而深沉。悄然,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样子。
3. 月光如水: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如同清澈的水一般。
4. 水如天:形容水面宽阔,与天空相接,浑然一体。
5. 同来玩月:指和自己一起观赏月亮的人。玩月,赏月的意思。
6. 人何在:在哪里呢?表示不知道同伴身在何处。
7. 风景依稀:景色依稀可见,但已经发生了变化。依稀,模糊不清,不真切。
8. 似去年:和去年相似。
去完善
赏析
《江楼有感》是一首描绘个人情感与孤独心境的诗。诗人赵嘏巧妙地运用了水的比喻,以月光和水面相呼应,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然而,这份静谧却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一种悄然无声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独上江楼”和“同来玩月人何在”展现了一幅画面:诗人在一座高楼之上独自欣赏月色,而与他一同赏月的人已不知身在何处。这一对比,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更为强烈。同时,“风景依稀似去年”则暗示了这种孤独感是持续存在的,可能源于某段失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在优美的诗句背后,我们看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楼有感》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首诗中,赵嘏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唐宪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然而,赵嘏却在这一时期远离家乡,来到江南地区。他的家乡位于北方,因此他对江南的水乡风光感到陌生和新奇。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当时,赵嘏在江南地区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仕途上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这使得他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用诗人的敏锐观察力捕捉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江楼有感》这首诗是在唐宪宗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赵嘏通过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悟,以及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