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琵琶引

标题包含
琵琶引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缾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蟇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蜀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妬。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箆击节碎,血色罗帬飜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越来越深……
去完善
释义
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唐代以产茶闻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上片主要叙述了诗人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偶然听到琵琶声后的惊喜。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渲染,如“枫叶荻花秋索索”、“别时茫茫江浸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下片则转入对琵琶女的描述,从她出场时的羞涩到弹奏时的投入,再到最后的自述身世,层层递进,逐步揭示出她由盛转衰的人生轨迹。尤其是琵琶演奏的部分,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声手法,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音乐的魅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琵琶引》创作于唐代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时年四十四岁,正处于他人生中较为坎坷的时期。此前,他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而被贬至江州任司马。在江州期间,他的心情抑郁寡欢,对仕途的失意和现实的残酷有着深切体会。某秋夜,他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时,偶遇一位擅长弹奏琵琶的长安歌妓。这位女子沦落至此,与白居易同病相怜,她的身世和技艺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其不幸遭遇,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底层妇女命运的关注,也寄托了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