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友人至山舍
鸟鸣春日晓,喜见竹门开。路自高岩出,人骑大马来。
折花林影断,移石洞阴回。更欲留深语,重城暮色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儿在春天的早晨欢唱,令人高兴地看到竹林的门打开。道路从高山处延伸出来,有人骑着大马经过。在树林中采摘花朵,影子在移动;在石头上移动,阴凉的感觉回来。还想留下深刻的话语,但城市的暮色已经逼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春喜:春天喜悦。2. 友人到山舍:朋友来到山间住所。3. 竹门:竹子制成的门。4. 高岩:高山上的岩石。5. 大马:高头大马,指体形较大的马。6. 折花:折断花枝。7. 林影:树林的阴影。8. 移石:移动石头。9. 洞阴:洞穴里的阴暗处。10. 深语:深刻的话语。11. 重城:繁重的城市。12. 暮色:傍晚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春喜友人至山舍》这首诗意境优美,通过描绘春天鸟鸣、竹林、山路、骑马等场景,展现出友人到访的喜悦之情。诗人以鸟鸣开篇,渲染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接着描述了竹门开启的场景,象征着友人的到来;再通过对山路和高岩的描绘,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探寻幽深之境的渴望。在赏花和游洞的过程中,诗人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诗人在重城暮色的催促下,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友人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喜友人至山舍》是唐代诗人周贺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初期,正值唐朝晚期。在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民间疾苦,战乱频繁,国家的繁荣已不再。然而,诗人在山林深处构建了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家园,期望以山水为乐,忘却世间纷扰。
周贺作为一位隐逸诗人,他的生活轨迹比较简单,但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在这首诗里,他通过描述春天到来时友人的到访,以及对山中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谐、人际关系简朴的美好向往。这是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烈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