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起书怀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病起书怀二首 其一
病骨支离纱帽寛,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陆宰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母亲唐氏也是一位才女。陆游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家庭熏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诸葛亮那篇传颂古今的《出师表》,每每让我深夜挑灯细细品读,感慨万分。
去完善
释义
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文中表达忠诚报国之心。挑灯:拨动灯火,使灯光更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病骨”描绘了诗人身体的羸弱,以及被贬谪后的孤独处境。“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句成为千古名句,展示了诗人即使处于困境中,依旧心系国家命运的高尚情操。接下来两句表明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唯有生命终结才能断定成败。后半部分则寄托了对国家复兴的殷切希望,“天地神灵扶庙社”祈求上苍庇护江山社稷,“京华父老望和銮”体现了普通民众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最后引用《出师表》典故,既是对先贤忠贞精神的追慕,也是自我激励,通过挑灯夜读进一步深化全诗主题,将个人情怀与历史责任感融为一体,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陆游时年五十二岁。此时的陆游正处于人生低谷,因力主抗金而遭权臣排挤,被贬至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诗人虽身处逆境,病体支离,却依然心系家国,忧怀天下。在一个秋夜,他抱病挑灯重读诸葛亮《出师表》,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诗。诗中既抒发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之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