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居士
昏宦冥冥堕急流,羡君高谢此笼囚。
能诗似是林和靖,博古宁慙许散愁。
上药化金才顷刻,虚舟触物信沉浮。
何时我亦休官去,对卧元龙百尺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黑夜降临,慢慢滑入汹涌的波涛,羡慕您勇敢地摆脱了这囚禁般的处境。
您的诗歌才华仿佛宋朝隐逸诗人林逋,涉猎广泛的知识使您不会感到遗憾和忧虑。
炼丹术士瞬间点石成金,空船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地升降起落。
什么时候我也能辞去公职,与您共同在这高楼中对饮畅谈呢?
去完善
释义
1. "昏宦":指在昏暗官场中失去方向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或其他人,表示陷入污浊的官僚体制之中。
2. "冥冥":形容昏暗不明的状态。此处指作者或其他人在昏暗中迷失了方向。
3. "堕急流":比喻跌入困境或遭遇挫折。
4. "羡君":对您的羡慕。这里是作者对陈居士的赞美,表达了对他摆脱官场束缚、过上自由生活的羡慕之情。
5. "高谢":指高雅地离开。这里指陈居士摆脱了世俗的羁绊,过起了隐居生活。
6. "此笼囚":形容被世俗束缚的人。这里可能是作者自嘲或者对其他人的嘲讽,表示自己和其他人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无法挣脱束缚。
7. "林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他一生未仕,以诗名世,尤以咏梅诗最为著名。这里用来赞美陈居士的诗歌才能。
8. "博古":通晓古代的事务。这里是对陈居士博闻强识的赞美。
9. "宁慙":不值得羞愧。这里是说陈居士的知识渊博,即使与他人相比也不觉得惭愧。
10. "许散愁":许,或许;散愁,分散忧愁。这句是说,陈居士或许可以通过他的博学多识来分散自己的忧愁。
11. "上药化金":上药,一种传说中的仙丹;化金,变为黄金。这句是指陈居士有神奇的道术,能够使仙丹变成黄金。
12. "顷刻":极短的时间。这里形容陈居士变金之术非常迅速。
13. "虚舟触物":虚舟,空船;触物,与物体接触。这句是指陈居士驾驭着空船,任意东西,不受外物的干扰。
14. "信沉浮":信,任凭;沉浮,上升下沉。这句是说,陈居士的船只随着水流上下浮动,任凭自然,毫无抵抗。
15. "何时":什么时候。这里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期望,希望有一天也能像陈居士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16. "休官去":辞去官职,过隐居生活。这里表达作者渴望摆脱官场束缚的愿望。
17. "元龙":三国时期的名士陈登,字元龙。他豪爽侠义,后因疾病辞官回乡。这里用元龙代指陈居士,表示对他的敬意。
18. "百尺楼":形容高楼。这里可能是指陈居士的住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中自己和陈居士共同居住的住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赠陈居士”,诗人陈造以诚挚的情感描述了陈居士的高洁品行和博学多才,并对其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与羡慕。前两句中,作者将陈居士比喻为超脱官场纷扰的隐士,高洁如林和靖,这是对陈居士品德的高度赞美。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其学识和能力的钦佩,认为他具有像林和靖那样的诗歌才华,并且知识渊博,足以消解忧虑。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陈居士一样远离世俗纷争,过上宁静、超脱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陈居士》是南宋诗人陈造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造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南宋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在这段时间里,他离开了官场,开始了自己的隐逸生活。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国家内外交困。北方金国的侵略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而朝廷内部的权臣之争也使得政局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对现实产生质疑,开始寻求精神层面的解脱。陈造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选择了离开官场,走上了隐逸的道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