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冬望雪二首
陇麦枯时雪意浓,可堪新日已曈。
因循度腊无三白,孤负明年饱二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田间的麦子枯萎之时,大雪纷飞,浓厚的雪意覆盖了整个田野。令人欣喜的是,初升的太阳已经驱散阴霾,阳光普照大地。遗憾的是,今年冬天一直没能下大雪,以至于无法度过寒冬,错过了明年的丰收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陇:指甘肃省一带的地区,这里泛指北方。
2. 麦:麦子,农作物的一种。
3. 枯:枯萎,这里指麦子在冬天变黄。
4. 雪意浓:指降雪的可能性很大。
5. 可堪:可以忍受。
6. 新日:新生的太阳,这里指早晨的太阳。
7. 曈:日出时光芒四射的样子。
8. 因循:顺其自然,不加干涉。
9. 度腊:度过寒冬。
10. 三白:指瑞雪兆丰年中的三场大雪。
11. 孤负:辜负,对不住。
12. 明年:第二年,即来年春季。
13. 二红:指春季收获的第二次麦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造在庚子冬天期待雪景的心情。诗中"陇麦枯时雪意浓"一句,表现了麦田在冬天枯萎的景象,以及天空中浓厚的雪意。"可堪新日已曈"则表达了冬日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的温暖景象。
"因循度腊无三白,孤负明年饱二红"这两句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部分,他期待的是大雪覆盖大地带来丰饶的"三白"美景,可惜冬天尚未下雪,使得他的期望落空。这里的"三白"指的是雪、霜和银白的水气,分别代表了冬季的三种白色自然景观。而"饱二红"则是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表达对丰收的渴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期待、失落和希望相互交织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庚子冬望雪二首》是南宋诗人陈造在公元1240年的冬天所作。当时正值金国南侵的战乱时期,宋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战乱影响,粮食短缺、瘟疫流行、流民失所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的生活。与此同时,陈造本人也遭逢不幸,他的家人患病离世,令他倍感伤痛。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陈造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