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井旁的篱笆墙引发了诸多思考,让人无法自控,密集垂挂的帘幕在白天仍然显得昏暗。午睡时被燕子惊醒,不断地移动枕头,生病初愈时,发现蜘蛛丝缠绕在琴上。雨后的小路上,杂乱的花朵掩盖了前日的艳丽,月下的修竹将阴凉投射过来。这一春天的饮酒花费了多少呢?只有把所有的钱掏光,才能换来赋诗的金子。
去完善
释义
1. 井辖:即井阑,是古代一种井上的围栏。这里用来比喻炎热夏季的沉闷感觉。
2. 密垂珠箔:形容帘幕密集低垂,表示室内光线暗淡,闷热难耐。
3. 昼沈沈:形容白天的闷热。沈沈,形容闷热或寂静的样子。
4. 睡惊燕语:指梦醒时听到燕子飞动的声音。
5. 频移枕:因为炎热而多次翻身变换睡觉的位置。
6. 病起蛛丝半在琴:生病初起时,发现琴上已有蜘蛛网。
7. 雨径乱花:雨中漫步,看到各种花朵。
8. 埋宿艳:指被雨水打落的花朵。
9. 月轩:有窗户的走廊或亭子。
10. 修竹:指细长的竹子。
11. 转凉阴:指竹子阴影带来的凉爽。
12. 一春酒费知多少:意指春天饮酒花费了许多钱。
13. 探尽囊中换赋金:指将口袋里所有的钱财都用来换取赋税所需的黄金。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早夏”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初夏景象。首句“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描述了夏日的炎热与繁忙的生活,同时表现出诗人身处其中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诗句“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则是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傍晚,被窗外燕子惊起的啼鸣所扰,病痛初愈的诗人看着琴上的蛛丝,内心充满无奈和寂寥。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体验,展现出他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深深的感慨。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夏》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胡宿的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5年左右,正值宋太宗至道年间。
此时,胡宿正身处政治中心,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他精通经史,才华横溢,但因卷入党派纷争,仕途并不顺利。在这段时间里,胡宿在闲暇之余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承平时期,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朝政日益腐败,党派斗争激烈。胡宿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对现实深感忧虑,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总的来说,《早夏》这首诗歌展现了胡宿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