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标题包含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被誉为“小李杜”之一(另一位是杜牧)。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夕阳下,囚犯被押解到刑场,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他羞愧地坐在角落,仿佛荆山的山神也在为他感到惭愧。 然而,他羡慕起那位被割去双脚的卞和,至少他的一生不会再有在衙门里低头弯腰的辛苦。
去完善
释义
1. 封印:古代官吏交接班的时间。 2. 点刑徒:指监押犯人。 3. 荆山:位于今河南省临颍县,与诗人的任弘农尉所在地相近。 4. 入隅:进入角落,指退居幕后。 5. 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因献玉璧而被害,后被封为玉匠,发现和氏璧。 6. 双刖足:卞和曾被割去双脚,后来被识宝,因此得名“和氏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描绘官场生活的诗篇。诗中通过对黄昏时分封印刑徒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黄昏封印点刑徒”,描绘了在黄昏时分,封印刑徒的场景。这个画面充满了压抑与无奈,让人感受到了官场的沉重与繁琐。这里的“封印”是指官员休假的制度,而“刑徒”则是指被判处刑罚的人。诗人以这一场景开篇,暗示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疲惫。 接下来,诗人写道“愧负荆山入座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责任的感慨。荆山是指荆山的山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在官场中的地位。诗人以荆山入诗,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渺小与无助。而“入座隅”则是对诗人所处地位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 最后,诗人写道“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表达了对卞和的羡慕之情。卞和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忠臣,因为忠诚于国家而被陷害,最终被砍去双足。诗人在这里以卞和的故事来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他羡慕卞和的忠诚与勇敢,宁愿失去双足,也不愿意在官场中随波逐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黄昏时分封印刑徒的场景开篇,通过对诗人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责任的描绘,以及对于卞和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名语文老师在解读古诗词时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任弘农尉时,向州刺史请求休假回到京城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工作的愧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