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阳明洞天

标题包含
游阳明洞天
万木阴沉锁石门,烟霞深处近昆仑。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旛。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 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苹花正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千树阴郁封锁石门,烟雾缭绕靠近昆仑山。 洞箫乐音连接玉台击磬之声,宝盖投影在金色宫殿的幡下摇曳。 湘江水畔有龙的气息湿润周围,而越山却没有鹤的身影让露珠显得昏暗。 采摘的灵芝用尽去往何方?小溪上的白苹花开得正是茂盛。
去完善
释义
1. 阳明洞天: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阳明洞天,是王阳明先生(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期隐居修行的地方。 2. 锁石门:即指阳明洞天的入口。 3. 昆仑: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此处表示像仙境一样美丽的地方。 4. 洞箫:一种长箫,传说为周文王所制。 5. 玉台磬:玉台上悬挂的钟磬,象征美好与和谐。 6. 宝盖:佛教中的吉祥图案,象征佛法庇护众生。 7. 金殿旛:金碧辉煌的寺庙中飘扬的经幡。 8. 湘浦:湘江畔的水滨地带。 9. 越山:指浙江省绍兴市附近的山脉。 10. 露华:露水,这里形容清晨的露水。 11. 昏:昏暗,这里是说雾气较重。 12. 灵芝:古人认为是一种吉祥的仙草,具有神奇的功效。 13. 白蘋花:一种水生植物的花,颜色洁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阳明洞天的所见所闻。首联以“万木阴沉锁石门”开篇,通过对树林的描述,展现出石洞门的苍茫幽深。紧接着以“烟霞深处近昆仑”收尾,将景色扩展至神秘的昆仑山脉,营造出一幅壮丽的景象。 颔联,诗人的视角转向洞中的声音和光影。“洞箫声接玉台磬”展现了洞中乐声的美妙,而“宝盖影摇金殿旛”则透露出洞中宝物的神秘光辉。 颈联,诗人由实入虚,通过描述越山的无鹤和湘浦的云雾,进一步增添了景色的神秘感。 尾联,诗人以“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苹花正繁”结尾,不仅回应了开篇的阳关洞天,同时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那些被采集走的灵芝,如今已经何处?而那溪水上的白苹花,却依然盛开得如此繁茂。这种对比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阳明洞天》是南宋词人陈允平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约1250年),此时南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处于金兵的威胁之下。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允平正身处杭州,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灭亡的过程,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使得国家局势日益紧张。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官员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深重。这种时代背景下,陈允平以他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