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田园即事五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夏日田园即事五首 其二
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鸡犬各还家,柴荆晚饭毕。邻舍语依然,儿女相牵率。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迅速落下西山,新月已经在东方升起。鸡和狗各自回到家中,农家晚餐已经结束。邻居们的交谈声仍然在耳边回响,孩子们互相拉扯着衣襟。水上的青蛙叫声嘈杂,花间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夜色渐渐深沉,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寂寞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蒋山卿:明朝诗人,字子云,号静山。擅长田园诗,描绘农民生活情景。 2. 斜阳: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3. 倏:表示时间短暂,忽然间。 4. 片月:一片明亮的月光,这里指月亮。 5. 东出:从东边升起。 6. 鸡犬各还家:形容家家户户的鸡和狗都回到家中。 7. 柴荆:指简陋的住房,这里指农村的家屋。 8. 晚饭毕:指吃完晚餐。 9. 邻舍:邻居。 10. 语依然:聊天交谈依然如故。 11. 相牵率:相互牵拉引领。 12. 鸣蛙:青蛙在水边叫。 13. 流萤:飞行中的萤火虫。 14. 花外疾:在花丛外的空中快速飞行。 15. 夜色向沉沉:夜色越来越深沉。 16. 旷望:远望,这里形容视野开阔。 17. 弥:更加。 18. 萧瑟:形容景色荒凉,秋风萧瑟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蒋山卿创作的《夏日田园即事五首》的第二首。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夏日傍晚田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 首先,诗人以“斜阳倏西下,片月已东出”开篇,描写了太阳刚刚落下地平线,月亮就升起在东边的天空的景象。这种自然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预示着夜晚的到来。 接着,诗人描述了村中的鸡犬各自归家,农户们吃完晚饭后,邻里之间的交流依然如故,孩子们相互牵引、嬉戏的场景。这些描绘,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然后,诗人又以“鸣蛙水上喧,流萤花外疾”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水上的青蛙在鸣叫,飞舞的萤火虫在花间穿梭,这些都为夏日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后,诗人以“夜色向沉沉,旷望弥萧瑟”结尾,表达了对夜晚景色的感慨。夜色渐深,旷野中显得更为寂寥和萧瑟。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乡村生活的短暂喧嚣与永恒的寂静。 整首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田园即事五首 其二 蒋山卿 苍龙迎夏暑风催,独卧南窗日又斜。 竹影满庭如清水,松声应谷似寒涛。 农夫避旱忧禾槁,主妇求阴悯蚕饥。 我亦他乡为客子,年年公事候朝衙。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蒋山卿,创作时间为明朝初期。在明初,国家逐渐稳定,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相对安定。然而,自然灾害和农作物欠收等问题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生活带来困扰。在此背景下,诗人远离家乡在外做官,亲眼目睹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困苦。这首诗就是描绘了他在夏日田园中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和生计的关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