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善友诵金刚经求偈

标题包含
善友诵金刚经求偈
背诵金刚四十年,老来心地转精专。 劝渠不用忧生死,只此修行便是禅。 便是禅,不须参,一句该通五百函。 无我无人无寿者,尘尘刹刹笑瞿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善友:指亲密的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2.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 3. 释怀深:南宋僧人,字参寥,号济众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陆,能诗善文。 4. 四十年:指释怀深修习金刚经的时间。 5. 老来:年纪大的时候。 6. 心地:此处指心境或心灵修养的境界。 7. 转精专:变得更加专注和精通。 8. 劝渠:劝说他人。渠,他,他们。 9. 不用:不需要。 10. 忧生死:担忧生老病死的问题。 11. 修行:佛教语,指依照一定的佛教教义进行自我修养和锻炼的过程。 12. 便是禅:这样就是禅定。 13. 不须参:不需要去探究。 14. 一句:指金刚经中的核心教诲。 15. 该通:贯通,理解。 16. 五百函:形容数量众多。函,书籍的封面或封套。 17. 无我无人无寿者:金刚经中的一句话,意为没有自我的观念,也没有他人的观念,更没有寿命长短的观念。 18. 尘尘刹刹:佛家语,意指所有的尘世和佛土。 19. 笑瞿昙:嘲笑释迦牟尼佛。瞿昙,释迦牟尼佛的姓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诵读《金刚经》的诗词,诗中描绘了诗人背诵金刚经长达四十年的历程,以及老年时心灵的专注与深化。诗句中劝诫人们不要忧虑生与死的问题,只要修行就能达到禅宗的境界。所谓“便是禅”即指不必再去参悟其他,因为一句经就能够涵盖所有的教义。同时,诗人指出无我、无人、无寿者的境界,并嘲笑那些执着于尘世间的善恶之分的信徒。整体来看,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对《金刚经》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禅宗修行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善友诵金刚经求偈》是宋代诗人释怀深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时期(1194年-1224年),此时南宋朝廷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民间宗教信仰活跃,诗歌艺术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诗人释怀深已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僧人,他游历四方,交游广泛,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和社会名流多有往来。在这首诗中,他以“善友诵金刚经”为主题,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众生福祉的关注。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广大领土沦陷于金人铁蹄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许多文人志士投身佛教,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释怀深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又传达出了他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