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标题包含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惊鸾迸鹭尽归林,弱羽低垂分独沈。 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末年著名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唐玄宗时期的文部尚书,父亲也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 2. 都统:唐代官名,统率诸道兵马出征的统帅。这里可能指郭崇韬。 3. 参谋:协助指挥作战的官员。这里可能指李严。 4. 惊鸾迸鹭尽归林:比喻将领们纷纷回到朝廷。鸾、鹭,分别比喻郭崇韬和李严;归林,回到朝廷。 5. 弱羽低垂分独沈:比喻诗人自己虽然衰老多病,却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弱羽,衰弱无力的鸟,喻指诗人自己;分独沈,独自沉沦。 6. 带病深山犹草檄:即使病重在山中,还要起草檄文,关心国家的军事事务。草檄,起草军事文书。 7. 昭陵应识老臣心:希望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泉之下能够理解他的忠诚之心。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与都统参谋书有感》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战事的忧虑之情。首句“惊鸾迸鹭尽归林”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犹如受惊的鸾鸟和白鹭纷纷回到树林中躲避危险。接着的“弱羽低垂分独沈”则以低飞的弱羽比喻朝中的弱小势力,暗示他们各自为战,孤立无援。诗人还在病重之际坚持在深山起草文书,以表明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局的关心,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最后一句“昭陵应识老臣心”意味着在九泉之下的唐太宗也应能理解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整首诗笔调深沉,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抗战胜利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至763年之间,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藩镇割据严重,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在这个时期,司空图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不愿依附权臣而被贬为庶民。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此背景下,司空图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句“太平川上青青草,尽是离人眼中泪”,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司空图本人在历经磨难之后,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