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瑞鹧鸪

标题包含
瑞鹧鸪
司花著意惜春光。 桃杏飘零此独芳。 一抹霞红匀醉脸,恼人情处不须香。 王孙好客成巢饮,故翦繁枝簇画堂。 后夜更将银烛照,美人敛衽怯残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花儿尽情享受春光吧。 桃花杏花纷纷飘落,只有它独自芬芳。 那一抹红霞犹如醉人的脸庞,引人入胜之处无需浓香。 公子们喜爱结交朋友,饮酒畅谈,特意修剪繁茂的枝条,装点画室。 明晚再用银烛照耀,美人收起衣襟,婉约羞涩,如同残妆。
去完善
释义
1.司花:掌管花卉的神仙,这里指负责花期长短的神灵。 2.著意:专心、注意。 3.春光:春天的阳光,象征美好时光。 4.桃杏:桃花和杏花,此处用来代指春天盛开的各种花朵。 5.飘零:凋谢、飘落。 6.独芳:独自盛开,指只有杜鹃花在这个时候盛开。 7.霞红:像晚霞一样鲜艳的颜色。 8.醉脸:形容鲜花盛开时的美丽样子。 9.恼人:使人烦恼,这里指令人陶醉。 10.情处:富有情感的地方。 11.不须香:不需要香气来吸引人。 12.王孙:贵族子弟。 13.好客:热情招待客人。 14.巢饮:比喻享受美食美酒之乐。 15.故翦繁枝:故意修剪繁杂的枝条,使其更加美观。 16.簇画堂:聚集在画堂之中。 17.后夜:明天晚上。 18.银烛:明亮的蜡烛。 19.美人:美丽的女子。 20.敛衽:整理衣襟,表示恭敬或礼貌。 21.怯残妆:担心妆容被破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桃花盛开的古诗词。诗人首先提到其他的花朵都在珍惜春光,而只有桃花和杏花在飘零。这里的“桃杏飘零”并非指真正的凋谢,而是用了一种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接下来的“一抹霞红匀醉脸,恼人情处不须香”则是对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的生动描绘。 然后,诗人提到了“王孙好客成巢饮,故翦繁枝簇画堂”,意思是贵族们在欣赏这美丽的桃花时,会邀请客人一起赏花、饮酒。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看重。 最后两句“后夜更将银烛照,美人敛衽怯残妆”则是对桃花之夜的美丽想象。想象在后夜的时候,用银烛照亮这美丽的桃花,美女们则穿着优雅的服装,羞涩地欣赏着这些花朵。这两句诗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情感层次,使其更具有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鹧鸪》是宋代词人姚述尧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代,期间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姚述尧生逢其时,见证了这一时期的繁荣景象。然而,他并非一帆风顺,人生中也历经波折。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至地方,这也使他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宋代,科举制度已经十分完善,士人阶层成为社会的支柱。儒家思想仍是主流,但佛学、道教等宗教信仰也广泛流传。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乐于抒发个人情感,关注民生疾苦,通过诗词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姚述尧的《瑞鹧鸪》一词应运而生。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