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点绛唇·闷托香腑

标题包含
点绛唇·闷托香腑
闷托香腑,泪痕一线红膏溜。将身错就。枉把鸳鸯绣。柳带青青,攀向行人手。天知否。白头相守。破镜重圆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扉里暗香浮动,泪水沾湿了胭脂,如红线般滑落。把自己置入错误的境地。白白地刺绣出一对鸳鸯。翠绿的柳枝随风飘摇,拂过行人的手掌。是否天意弄人?愿能与你白头偕老,在重修旧好之后共度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闷托香腑:"闷"指烦闷的心情,"托香腑"是指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2. 泪痕一线红膏溜:"泪痕"指的是眼泪的痕迹,"一线红膏"是对泪痕的美化形容,"溜"是流下的意思。 3. 将身错就:"将身"表示让步,"错就"是指把差错归咎于他人。 4. 枉把鸳鸯绣:"鸳鸯"是一种水鸟,常常用来象征夫妻恩爱,"绣"是用丝线在布上织出图画。 5. 柳带青青:"柳带"是柳树的嫩枝,"青青"形容嫩绿的颜色。 6. 攀向行人手:"行人"是指在旅途中的人。 7. 天知否:这是询问上天是否知道的意思。 8. 白头相守:"白头"形容年老,"相守"表示互相依靠。 9. 破镜重圆后:"破镜重圆"是一个成语,比喻夫妻之间破裂的关系又重新和好。
去完善
赏析
本词起笔以"闷托香腑"开篇,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压抑与苦闷。紧接着的"泪痕一线红膏溜"则形象地描绘出女主泪水滴落的过程,同时用"红膏溜"营造出一种凄艳的美感。接下来的"将身错就,枉把鸳鸯绣",表达了女主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她的命运就像错误的鸳鸯绣图,无法得到圆满的结局。下阕中,"柳带青青,攀向行人手",写出了柳树上的嫩绿枝条犹如女主人公缠绵的情丝,紧紧抓住过路人的心。结尾部分,"天知否,白头相守,破镜重圆后",是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希望能够重新找回曾经的爱情,共度余生。全词语言生动,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作者在古典诗词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闷托香腑》是南宋文学家、词人陆文圭创作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79年左右,即南宋灭亡前后。 在那个时候,陆文圭正经历着家国破碎的悲痛。他亲眼目睹了南宋的衰落和蒙古铁蹄的践踏,见证了家乡的沦丧和人民的不幸。这种生活巨变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绝望,对过往的生活充满了怀念之情。正是这种深沉的情感积淀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方面,南宋政权腐朽堕落,对外敌入侵束手无策;另一方面,蒙古势力迅速扩张,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陆文圭的词作自然流露出浓重的悲凉情绪,表达了他对国破家亡的痛心疾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