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文与可
神标人慕紫芝眉,襟韵谁量叔度陂。
相与论心惟有竹,未能无意独于诗。
东风腊尾消冰雪,南浦船头转鼓旗。
想及下车春恰恰,汀洲烟雨白苹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神标:此处指高风亮节之人。
2. 人慕紫芝眉:比喻德才兼备的人受人敬仰。紫芝眉,指眉毛如同紫色灵芝一样漂亮,形容人才出众。
3. 襟韵:风度、气质。
4. 谁量叔度陂:比喻难以衡量的高尚品质。叔度陂,古代典故里伯牙弹琴的地方。
5. 相与论心惟有竹: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交流,谈论心声。
6. 未能无意独于诗:即使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没有诗人的情怀。
7. 东风腊尾消冰雪:春风吹拂,冬天渐渐过去。腊尾,指农历年底。
8. 南浦船头转鼓旗:描述离开时的情景。
9. 想及下车春恰恰:想象到回来的时候春天正合适。
10. 汀洲烟雨白苹时:形容春天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首联用“紫芝眉”和“叔度陂”来比喻友人的才情和人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颔联通过描述与朋友一起谈论竹子、作诗的情景,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颈联描绘了春天冰雪消融、船只穿梭的美景,为下文铺垫了气氛。尾联则想象友人回到家乡,正值春暖花开、白苹满江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送文与可》是北宋著名文人刘挚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这个时期正是王安石变法的高峰期,而刘挚虽然身为官员,却因主张温和改革而被贬谪至邓州担任知州。在邓州期间,他与当地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其中包括了时任临汝知州的文与可。
文与可是当时的名士,以书画诗文著称,他与刘挚交往甚密。某日,文与可离任,刘挚设宴为他送行,挥毫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诗中以“朝霞”、“晚霞”的比喻来形容他们的友情如同日月般永恒,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但仍矢志不移的决心和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