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三 初献奏保和之曲
皇祖载德,既淳且仁。弗耀其身,委祉后人。眷兹藩服,典祀维寅。清醴方荐,歆其苾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祖先承载着美德,他们淳朴而仁爱。他们不追求自己的荣耀,而是将福祉传递给后代。他们关心这个国家的臣民,重视祭祀仪式。清新的酒刚刚献上,享受它的香气吧。

去完善
释义
皇祖:这里指的是仁祖,宋濂的祖先。
载德:意为德行崇高。
弗耀其身,委祉后人:这句是说,仁祖的德行并不只是为自己所用,而是为后代留下福祉。
眷兹藩服,典祀维寅:表示对仁祖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其中,“藩服”是古代诸侯国家向中央政权朝贡时的一种服饰,这里是借指各地方;“典祀”则是对祖先的隆重祭祀;“维寅”指的是在春祭中保持恭敬虔诚的态度。
清醴方荐,歆其苾芬:这是描述祭祀时的场景。“清醴”指的是美酒;“方荐”指刚刚献上;“歆”表示享用;“苾芬”形容香气浓郁。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三 初献奏保和之曲》中,作者宋濂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之情。诗中的“皇祖载德”意味着皇家先祖的德行举世皆知,他们的品德是淳朴而仁爱的。他们并不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将福祉留给后代。在这里,“眷兹藩服,典祀维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家礼仪的重视以及对于先祖祭祀仪式的敬意。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清醴(美酒)被献上以表达对先祖的崇敬。这里的“歆其苾芬”形象地描绘了先祖们品尝美酒时的愉悦心情。整首诗在赞美皇家先祖美德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礼仪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三 初献奏保和之曲》是宋濂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当时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初,国家形势危急,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政治腐败。诗人忧国忧民,希望能通过文学创作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宋濂在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泛结交文友,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思考。这首诗以“保和”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现实的担忧。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民族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深重。然而,诗人并未被现实所压倒,他坚信只要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侮,治理内政,国家就一定能够实现和平与发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