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䧏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

标题包含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䧏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
维彗出柳,六合布新。矧此弹丸,何敢不臣。彫弓宛转,铁骑参潭。天堑未度,已无江堧。帝诏将臣,俟其来宾。慎毋疾击,以病吾民。长蛇成围,不异祥麟。孱王既䧏,市无惊尘。大宣皇化,覃于至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浙江金华人。他是明朝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查看更多
xueyanyan
去完善

译文
彗星从柳树间升起,整个天地焕发出新的景象。更何况是这个小地方,怎敢不称臣呢?雕弓挥舞婉转,铁骑阵容整齐。长江的天然屏障还未被攻破,就已经没有陆地可用了。皇帝下诏给将领们,等待他们前来拜见。谨慎不要急功近利,给我们的民众带来痛苦。长蛇环绕形成包围,与吉祥的神兽并无不同。懦弱的君王已经撤退,市场上再也没有令人惊慌的消息。广泛传播皇帝的教化,深入推广至高的仁爱。
xueyanya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维彗出柳:比喻有灾祸或不幸之事发生。 2. 六合:指天地四方。 3. 弹丸:指小物体。这里用来形容江南之地。 4. 雕弓宛转:描述精良的弓箭。 5. 铁骑参潭:形容勇猛的骑兵。 6. 天堑:天然形成的险阻,如长江等。 7. 江堧:指江边地带。 8. 帝诏将臣:皇帝的命令。 9. 俟其来宾:等待敌方的到来。 10. 慎毋疾击:谨慎行事,不要急于攻击。 11. 长蛇成围:指敌人被包围。 12. 祥麟:瑞兽,象征吉祥。 13. 孱王:弱小的君主。 14. 市无惊尘:市场平静,没有混乱的情况。 15. 大宣皇化:广泛宣扬皇帝的教化。 16. 覃:传播,延及。 17. 至仁:至高无上的仁爱。
xueyanyan
去完善
赏析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降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军队攻打江南时的场景。诗人以“彗出柳”这一奇特的天文现象开篇,寓意着战争的爆发和新时代的来临。诗中描述了战前的紧张气氛,敌军如弹丸之地,不敢对大宋不敬。此时,雕弓张满,铁骑翻腾,敌人虽有天堑阻隔,却无法抵挡我军的强大攻势。诗人借皇帝之口告诫将士们,要耐心等待敌人投降,切勿轻易攻击,以免伤害无辜百姓。 诗的下半部分则描述了战后的和平景象。敌国灭亡,百姓不再惊慌失措,街头巷尾再无战争的硝烟。诗人认为,这正是因为皇上的仁爱治国,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宁。全诗以战争开篇,以和平结尾,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理性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仁爱的向往。
xueyany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降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是宋濂在南宋末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生际遇。 首先,宋濂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的时代。在北宋灭亡后,南宋虽竭力抵抗金国和蒙古的侵略,但最终还是败亡于蒙古帝国。在这期间,许多文人志士投身于抗敌事业,渴望恢复中原故土。而宋濂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也积极地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中。 其次,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王师伐江南的场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江南地区的统治者李煜投降蒙古,这使得南宋朝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诗中的“王师伐江南”表现了南宋朝廷对这场战争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诗中“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这一句,暗示了当时人们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战乱时期,人们常常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吉凶的象征,而这句诗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战争和政治变动时的不安情绪。 综上所述,《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降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这首词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和历史事件,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的期盼。
xueyany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