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萧萧疏雨滴梧桐。人在绮窗中。离愁遍绕,天涯不尽,却在眉峰。
娇波暗落相思泪,流破脸边红。可怜瘦似,一枝春柳,不奈东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滴滴答答的小雨打在梧桐树上。
我站在雕花的窗户旁。
满心的离愁仿佛蔓延到天涯海角,可它们却都藏在了我的眉头之间。
忍不住悄悄垂下的泪珠儿,像不小心划破了脸上的胭脂。
这个样子瘦弱的像春天里的柳树一样,怎么抵挡得住春风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萧萧:形容风声或稀疏的声音。
2. 滴梧桐:指下雨的声音。
3. 绮窗:华美的窗户。
4.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5. 眉峰:眉毛,此处表示眉头紧皱。
6. 娇波:美丽的眼神。
7. 相思泪:表达思念之情的泪水。
8. 一枝春柳:形容人的苗条身材。
9. 不奈:承受不住。
10. 东风:春风,比喻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愁别绪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出主人公在离别的时刻,依依惜别的心情。“萧萧疏雨滴梧桐”一句,以自然界中的雨水滴落在梧桐树上为背景,为整首词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气氛,使得离愁的情感更加浓郁。
接下来的“人在绮窗中”一句,则将视角转向了主人公,她站在窗户前,遥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这种情感在“离愁遍绕,天涯不尽,却在眉峰”这句中得到进一步体现,表达了主人公心中的离愁之情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深深地藏在心底。
紧接着的“娇波暗落相思泪,流破脸边红”两句,则是通过对主人公外貌的细节描绘,表现出她在离别之际难以掩饰的痛苦与悲伤。最后三句“可怜瘦似,一枝春柳,不奈东风”,则以春柳和东风作为象征,暗示出主人公在离别之后,身心俱疲,难以抵挡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深刻地展现出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眼儿媚》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这个时期,张元干正生活于繁华的汴京,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对政治失望,辞官归隐。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宦官、权臣当道,政治腐朽;外部,金国势力逐渐壮大,威胁着边境的安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对张元干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词中,张元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形象,通过她的眼神、动作和心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同时,通过对女子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