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题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平日生活中,我喜欢自然随性,处理任何事情都是真诚的、直率的。
唯有在处理诗歌艺术这个领域时,我像汉初的萧何制订法律一样严谨细致。
在官场中我没有得到太大的名声,在经济生活上也没有特殊的才能。
只是尽力做到最好,这算得了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平生:一生
2. 疏散性:疏懒散漫的个性
3. 万事皆真率:对任何事情都坦诚直率
4. 五字城:指写诗填词的领域
5. 如用萧何律:形容善于规划管理
6. 为官既无称:做官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
7. 治生:理家理财
8. 无术:没有方法或技巧
9. 护落每如斯:保护家人平安生活
10. 一长何足述:有一点长处也不值得夸耀
去完善
赏析
《遇题》:姜特立这首五言诗体现了诗人性情疏放、洒脱豁达的品质,他以萧何之律(即古代法律)来比喻诗歌的法则,表示他在五言诗的创作中恪守规则而又独具匠心。诗人以“为官无称”和“治生无术”自嘲,表示自己既不擅长做官也不擅理财,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这首诗展现出诗人的真诚、直率和个性,以及他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遇题》是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姜特立的人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波折。他曾在朝廷担任官职,但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后又因有识人之明而被重新启用。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对世事的洞察更加敏锐。
在姜特立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外忧内患使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却无动于衷。这使得姜特立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