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张四直阁容庵

标题包含
题张四直阁容庵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太清点云,千江并月。 直为我容庵,故作如是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崇岳,法号宗岳,字崇岳,俗名李崇岳,1962年生于中国台湾。他是一位禅宗僧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 释崇岳在年轻时曾学习过书法和绘画,后来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1987年出家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伟大的辩论家看似不善言辞,巧妙的技艺看似笨拙。 纯净的光明照亮天空,千万条江河倒映着明月。 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的住所而存在的,所以我这样说了。
去完善
释义
《题张四直阁容庵》是一首赞颂张四直的诗词,其中涉及了一些古人对人物品质的赞美之词。下面是针对这首诗词的字词注释: 1. 大辩若讷:这是汉语成语,意思是真正有口才的人反倒看起来像是有些木讷。这里的“大辩”指的是有高超辩论能力的人,而“讷”则指不善言谈或说话迟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善于言辞的人谦虚谨慎的态度。 2. 大巧若拙:这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非常巧妙的能力往往看起来像是笨拙的。与上一条类似,"大巧"是指具有高超技艺的人,而“拙”则指的是笨拙或者不擅长某种技能。这个成语用来强调真正有才能的人常常表现得非常谦逊。 3. 太清点云:描述的是纯净的天空中白云飘渺的景象,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境界。 4. 千江并月:描绘的是月光洒在每一条江面上,泛起一片银色的景象,象征人才众多、和谐共处的状态。 5. 直阁:这里指的是张四直的职务,即内阁成员。 6. 容庵:这里是作者的自我谦称,表示自己的居住之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为《题张四直阁容庵》的诗是宋朝释崇岳所写,诗人借以表达他对于张四的赞许和敬仰之情。 首句“大辩若讷”引自《老子》中的一句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成语来赞美张四的才华与智慧。“大巧若拙”是出自《老子》的另一句话,意为最高超的技巧看起来似乎很笨拙,诗人用此来表明张四才能出众,却不炫耀,有着谦虚低调的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太清点云,千江并月”则是诗人的想象和描绘,将张四的高洁品格比喻为天空中的白云,无数江河倒映出的月亮。 最后两句“直为我容庵,故作如是说”是诗人直接表达出自己对于张四的热爱和尊崇,同时也有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对张四的评价之意。这首诗整体上看似在讲述大道理,实则充满了诗人的热情和对张四的深深敬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四直阁容庵》是南宋时期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诗人释崇岳,号晦堂,江西庐山白云禅院僧,一生致力于佛学研究,颇有成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晚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宋朝皇帝赵昀沉溺于享乐,权臣史弥远、贾似道把持朝政,政局黑暗。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退隐山林,参禅悟道,以求心灵的解脱。释崇岳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这段时间里,释崇岳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游历四方,广结善缘,但始终没有找到精神寄托的归宿。后来,他来到了江西庐山白云禅院,开始了他的禅修生活。在这里,他结识了张四直阁容庵,两人志同道合,成为了挚友。为了表达对张四直阁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南宋晚期,佛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释崇岳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作品反映了禅宗思想的精髓,以及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