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祖赞

标题包含
九祖赞
半生足不履地,轩知路遍天涯。 得个冬瓜印子,至今目瞠口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崇岳,法号宗岳,字崇岳,俗名李崇岳,1962年生于中国台湾。他是一位禅宗僧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 释崇岳在年轻时曾学习过书法和绘画,后来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1987年出家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半辈子脚不离地,四处游历尽天涯。 留下一个冬瓜印记,至今仍令人惊讶不已。
去完善
释义
"九祖赞":是古人用来歌颂祖先的功德,表达对其崇敬之情的一种诗体。 "释崇岳":作者名字,为宋代的一位文人。 1. "半生足不履地":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自己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书房,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履地"指的是行走在外面,足迹遍布各地。 2. "轩知路遍天涯":这句是说作者的学问知识渊博,了解世界各地的事情。"轩知"指的是学识广博,而"天涯"表示世界的尽头,泛指世界各地。 3. "得个冬瓜印子":这里指的是在文学上的成就,即因文学创作而出名。"冬瓜印子"在这里比喻出人头地,引人注目。 4. "至今目瞠口呿":这句是说因为自己的才华,至今仍然让人赞叹不已。"目瞠口呿"形容人的惊讶神情,瞪大眼睛张开嘴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九祖赞》是南宋僧人释崇岳所创作的颂扬禅宗第九代祖师的作品。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以九祖为题,旨在表达对九祖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与赏析: 首句“半生足不履地”,描述了九祖的生活状态,意为九祖在人生中近一半的时间里,并未亲身经历过世间之事,而是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存在。这里暗示了九祖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和践行。 次句“轩知路遍天涯”,表示九祖凭借其智慧,足迹遍布天下,向众生传播佛学知识。这种智慧传播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九祖在民间的影响力和他所传递的教化力量。 紧接着“得个冬瓜印子”一句,描绘了九祖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如同冬瓜印记般的力量,这种力量象征着九祖的智慧和高尚品质。 末句“至今目瞠口呿”,则传达了人们对九祖那种智慧和品质的敬仰之心。这里的“目瞠口呿”,形象地描绘出人们见到九祖时内心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九祖生活和教化的描述,展现了九祖的智者形象以及他的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释崇岳对九祖深深的赞美和敬仰。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使得读者仿佛能触摸到九祖的深邃和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祖赞》是南宋诗人释崇岳的一首颂扬禅宗九位祖师精神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90年前后,正值宋金对峙时期。释崇岳作为南宋僧人,长期生活在战乱和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环境中。 在创作《九祖赞》时,释崇岳的生活经历和个人信仰对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曾在禅宗五山十刹之一的灵隐寺修行,继承了五山禅派的精神传统。在这个时期,他通过参禅悟道,领悟到了禅宗九位祖师的真谛。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禅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创作《九祖赞》提供了灵感来源。 同时,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也对释崇岳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宋朝面临北方金朝的威胁,国家局势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转向宗教寻求慰藉,禅宗逐渐成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寄托。释崇岳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在《九祖赞》中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九位祖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禅宗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