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杂颂七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山居杂颂七首 其二
石楠子熟雪微干,曾向人家画里看。 觌面似君君未领,问君何处有遮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饶节,字德操,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饶鲁是当时著名的学者。饶节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潜心研究学问,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 他的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楠花开雪微微干燥,曾经在人家的画卷中欣赏过。 面对这美景似乎与君共赏,但君并未领会,不知在何处寻找这美景的遮挡之处。
去完善
释义
1. "石楠子熟":指石楠果实成熟。 2. "雪微干":指果实上的白色霜粉渐渐消失。 3. "曾向人家画里看":曾在别人家的画作中看到过这种景象。 4. "觌面":面对面,这里表示真切地看到。 5. "君":您,这里指的是读者。 6. "未领":没有领会到,即没能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7. "问君何处有遮栏":反问读者,意思是究竟在哪里才能找到类似石楠果实的景色呢?"遮栏"在这里是比喻手法,指能够遮挡住石楠果实的地方,以表现出石楠果实的珍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一幅美丽山水画,即石楠子成熟时的景象。诗人通过“雪微干”的描述,巧妙地传达出石楠子的成熟程度,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湿润感。而“曾向人家画里看”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种美景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可以在心中想象出来。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觌面似君君未领,问君何处有遮栏”的质问,表达了对于眼前美景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即尽管自己已经领略过类似的美景,但仍然对眼前的美好景色充满敬意和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杂颂七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饶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当时南宋政权已相对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饶节在此时期开始关注山林隐居生活。 饶节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习文,早年曾游历各地,颇有政绩。然而因官场倾轧,饶节心生倦意,转而投身于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研究。他在宋高宗年间曾任司农丞,后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此后,饶节以平民身份寓居杭州,在西湖边的群山之中开始了他的山居生活。 在《山居杂颂七首 其二》中,饶节描绘了他在这段时期的山间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居的意愿。诗中抒发了他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饶节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在这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际遇以及对时代的理解,使这首诗歌成为宋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