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大致描绘了历经沧桑后的感叹以及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生聚散离合。以下是为您精心创作的现代白话文译文:
3000年的历史已成往事,只留下几声哀鸣,我疲惫地依靠在秋天的树上,无言以对。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曾经的高山变成了峡谷,谁还能记得那个时代的英雄大禹呢?那些奇怪的故事和凄冷的雨滴,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深夜时分,翠色的萍藻沾湿了空中的屋梁,燕子也飞离了这里。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大雁悠然起飞,它们的飞行轨迹就像古时的藏书般引人入胜。
寂静的夜晚,我在西窗前独自静坐,与老友相会的机会如此稀少,只有在灯光下畅谈往事。那些布满苔藓的古老石碑,破碎的玉璧,都是我们曾经历史的见证,如今只能再次擦去它们身上的灰尘。当枫叶失去红色,漫山遍野又重新恢复成一片青葱的颜色,白天的雾气傍晚的炊烟弥漫在大地上。春天的岸边停泊着船只,画有图案的旗帜在热闹的比赛中飘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千年事:指夏禹治水成功以来至南宋的时间。
2. 残鸦:乌鸦的一种,常用来象征岁月流逝。
3. 秋树:秋天的树木,这里可能指代秋天的景色。
4. 逝水移川:形容时间的流逝和水流的变迁。
5. 高陵变谷:山陵变为河谷,形容历史的沧桑变化。
6. 神禹:夏禹,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君主,曾主持治理洪水。
7. 幽云怪雨:形容神秘而奇异的气象现象。
8. 翠蓱湿空梁:指禹庙前的翠萍水沾湿了空空的屋梁,意味着时间的推移。
9. 雁起青天:大雁在青天上飞翔,象征着时光的流转。
10. 书似旧藏处:比喻曾经的记忆仍然留存。
11. 西窗久坐:在西窗下长久地坐着,寓意着孤独和寂寞。
12. 故人:老朋友,这里可能指与作者有共同理想和志趣的人。
13. 悭:吝啬,这里表示难以相聚。
14. 翦灯:剪掉灯芯上的油脂,使灯光更亮,寓意为探讨问题。
15. 积藓残碑:指被苔藓覆盖的古碑,暗示古代的遗迹。
16. 零圭断璧:破碎的玉器,代表历史的碎片。
17. 重拂人间尘土:重新擦拭人间的尘土,意为寻找失落的记忆。
18. 霜红罢舞:红色的枫叶不再舞动,意指秋天已过。
19. 漫山色青青:整个山的颜色呈现出一片青色,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20. 雾朝烟暮:清晨的雾气与傍晚的烟雾,形容时间的流逝。
21. 岸锁春船:船只停靠在岸边,寓意着春天的来临。
22. 画旗喧赛鼓:彩色的旗帜和喧闹的赛鼓声,象征着春天的热闹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通过描绘禹陵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故友重逢的喜悦之情。
上阕描绘了禹陵的苍凉景象,“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开篇即以“三千年事”展现出历史的沧桑感,而“倦凭秋树”则暗示出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接下来“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和英雄事迹被遗忘的哀叹。然而,在这样一幅苍凉的画面中,却又出现了“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等神奇景象,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奇幻色彩。最后两句“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则以大雁带书之意象,预示着曾经的辉煌虽已埋没,但仍有可能再现于世。
下阕则转入了词人与故友重逢的情感抒发。“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写的是自己独居时的寂寞,以及与故友的偶然相遇。接下来的“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则是通过对古物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沧桑。而后又用“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展示出秋天的美景,使得整首词在感情上得到了一种平衡。结尾两句“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则是借比赛的场景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吴文英在这首词中以禹陵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故友重逢的喜悦,展现了他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同时,作品还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为读者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年),正值宋金对峙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吴文英生活坎坷,屡遭磨难。他曾任职幕僚,但因个性耿直,不愿阿谀奉承,所以仕途并不顺利。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淳祐年间,南宋政治腐败,国力衰弱,民众疾苦。面对这一现实,吴文英深感忧虑,他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