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

标题包含
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IanQian8712
去完善

译文
伴随着风声和雨滴,春天的尾声中花朵凋落,家门紧闭。突然靠在玉石栏杆上,迅速剪下鲜艳的花朵。带着微醺的笑容,乘坐竹筏游玩。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摇曳的烛光,显得暗淡。 晚霞映照在水面上,仿佛是吴宫首次试用的菱镜。昔日的情感顿时消散,辜负了杯中醇美的美酒。衣服沾上了天香,整夜畅饮。询问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
IanQian8712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麓先生:未知具体人物,应是吴文英的朋友或同僚。 2. 春残花落:指春天的结束,花朵凋谢。 3. 玉阑:玉质的阑干,代指华美的地方。 4. 夭艳:盛开的花朵,此指洛花。 5. 醉靥:醉酒后的笑容。 6. 溯溪游缆:溯溪为逆着水流向上游走,游缆即船上的缆绳。这里是指乘坐游船。 7. 波光撼:形容水波荡漾。 8. 烛花黯澹:烛火微弱。 9. 碎霞澄水:指晚霞映照下的水面。 10. 吴宫:此处指苏州一带,古人常将吴地视为江南的代表。 11. 菱鉴:古代一种镜子,用于梳妆。 12. 旧情:可能指旧日的美好时光或情感。 13. 孤负深杯滟:指未充分利用酒杯的美酒。 14. 天香:指花朵的香气。 15. 通夜饮:指整晚畅饮。 16. 问漏移几点:询问时间,注意到了时间的流逝。
IanQian8712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与朋友共饮的乐趣。首先,作者通过“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花朵纷纷凋谢,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生活的无趣,相反,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美丽的花朵来寻找快乐。接着,作者描述了人们在宴会上的欢乐场景:“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船上欣赏美丽的洛花,把酒言欢,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下阕则是对这种美景的进一步描绘:“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这里的“碎霞澄水”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色,而“吴宫初试菱鉴”则让我们想到了古时候的人们在湖泊边游玩的场景。接下来,作者提到了“旧情顿减”,这可能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遗忘。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人们享受当下的快乐,他们依然尽情地饮酒作乐,让衣服沾染上了花的香气。 最后,作者问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这句话意味着整夜都在饮酒作乐,至于时间过去了多久,已经不再重要了。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美好的景象以及人们在宴会上的快乐氛围。
IanQian8712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59年左右,正处于南宋末期,此时的政治形势动荡不安,宋金战争频发,民间生活受到影响。 吴文英出生于浙江宁波,一生未仕,以词人的身份活跃在临安(今杭州)等江南地区。他受到辛弃疾等人的影响,词风豪放,但又不失婉约之气。然而,在他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民生疾苦不断,这也影响了他的词作风格,使其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吴文英的词以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和表达深沉的内心情感见长,如在这首《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中,他以“云麓先生”为引子,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们借酒消愁、以花为宴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南宋末年繁华背后的无奈与悲哀。
IanQian8712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