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红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敧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0 2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黄庭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23岁时中进士,历任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带着几分醉意翩然起舞,沿着山路缓缓而下,而那皎洁的明月仿佛追随行人般一路相伴回家。
去完善
释义
灵芝仙草:象征高尚品格;朱唇丹脸:形容世俗之美。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武陵溪”为核心意象,构建了一幅梦幻般的仙境画卷。开篇描绘了瑶草、桃花、黄鹂等充满生机的景物,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穿花寻路”“浩气展红霓”展现了作者内心对于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通过“红露湿人衣”的细腻描写流露出一丝隐忧。 下半阕从实景转入虚境,以“玉石”“玉枕”“金徽”烘托出一种孤高清冷的生活状态。“谪仙何处”的感叹,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然而,词末“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却将情绪拉回洒脱自在的基调,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但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空灵,既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折射出其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绍圣元年,黄庭坚因党争之祸被贬黔州,途经武陵时写下此词。彼时诗人正值壮年,却遭遇仕途坎坷,内心郁结。然而他并未沉溺于失意,而是借武陵桃花源的典故,寄托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在山水之间,他寻得心灵慰藉,以清丽脱俗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人间仙境图景,既抒发了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也展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