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标题包含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年轻时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查看更多
高艺文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山中,听着哀愁的猿声,江水在夜里急速流淌。 风吹动着两岸的树叶,月光照耀着孤独的小船。 建德不是我的故乡,我在维扬回忆过去的游玩。 我还会流下两行泪水,远远地寄托给海西的那个人。
高艺文
去完善
释义
1. 宿:过夜;停留 2. 桐庐江:即浙江的富春江,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境内。 3. 广陵:古代扬州的城市名称之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4. 山暝:指太阳落山后的昏暗景色。 5. 听猿愁:听到猴子的叫声感到忧愁。这里用了“猿”的意象,寓意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哀愁。 6. 沧江:江水的一种状态,形容江水波澜起伏的样子。 7. 风鸣:风吹过物体产生声响。 8. 两岸叶:指被风吹动的树叶声。 9. 建德:古代的地名,这里指作者所停留的地方。 10.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11. 维扬:古代扬州的城市名称之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12. 忆旧游:回忆过去游玩的地方和朋友。 13. 两行泪:眼泪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样子。 14. 海西头:指作者的远方朋友所在的地方。
高艺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间在桐庐江上听到的猿猴哀鸣和流水声,还有拂过两岸的风声以及照亮孤独小舟的月光。通过景象描写传递出离群索居、孤单寂寥的情绪。后面提到“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故乡建德的远离和对昔日游玩过的扬州的美好回忆。最后两句“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则抒发了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并想借此寄托自己悲苦的情感。整首诗韵律和谐,情景交融,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高艺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30年,当时孟浩然41岁。在他的一生中,他是一位富有理想和抱负的文人,曾数次进京求取功名,但都未能如愿。 在这首诗创作时期,正值唐玄宗开元盛世末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孟浩然却在人生道路上屡遭挫折,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诗歌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水、山色、月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深深感叹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孟浩然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阶层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愈发激烈,而孟浩然却选择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深处的宁静。因此,这首诗也成为了唐代文人寻求内心自由与和谐的典范之作。
高艺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