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

标题包含
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 忍轻辜、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9年-1113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晁补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端友为进士出身,曾任扬州司户参军。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纵使在酒席间痛快豪饮,高声放歌如同往昔,但那份曾经炽热的情感,却再也无法复原。
去完善
释义
芳醪:美酒;辜:辜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水龙吟》以“春”为核心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复杂情感。上阕开篇以“问春”起笔,将春天拟人化,赋予它忙碌奔波的形象,同时借助风雨骤至的动态场景渲染出春光易逝的紧迫感。接着描绘了小园中未及盛开的花朵被摧残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氛围。随后以“垂柳”作为对比,暗示柔韧的生命力更能在岁月流转中占据一席之地。 下阕转入议论,提出“春常不老”的观点,指出人类对春光流逝的忧虑不过是一种主观情绪。然而,这种理性认知并未完全消除内心的惆怅,反而增添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结尾处,作者用饮酒狂歌试图排遣忧愁,却最终承认自己难以恢复昔日的激情,体现了人生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无情变迁。 全词语言清丽婉转,意境深远悠长。既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蕴含着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兼具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绍圣年间,晁补之正值壮年却仕途坎坷。因党争被贬,他深感人生无常,借伤春之情抒发内心郁结。词作于暮春时节,风雨交加中目睹繁花凋零,引发对青春易逝、功名难就的感慨。作者以春为媒,将个人遭际与自然变迁相融,既有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更暗含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