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皇极经世后

标题包含
书皇极经世后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 二帝启禅让,三王正纪纲。 五伯仗形胜,七国争强梁。 两汉骧龙凤,三分走虎狼。 西晋擅风流,群凶来北荒。 东晋事清芬,传声宋齐梁。 逮陈不足算,江表成悲伤。 后魏乘晋弊,扫除几小康。 迁洛未甚久,旋闻东西将。 北齐举爝火,后周驰星光。 随能一统之,驾福于巨唐。 五代如传舍,天下徒扰攘。 不有真主出,何由奠中央。 一万里区字,四千年兴亡。 五百主肇位,七十国开疆。 或混同六合,或控制一方。 或创业先后,或垂祚短长。 或奋于将坠,或夺于已昌。 或火兴无妄,或福会不祥。 或患生藩屏,或难起萧墙。 或病由唇齿,或疾亟膏肓。 谈笑萌事端,酒食开战场。 情欲之一发,利害之相戕。 剧力恣吞噬,无涯罹祸殃。 山川才表里,丘陇又荒凉。 荆棘除难尽,芝兰种未芳。 龙蛇走平地,玉石碎昆岗。 善设称周孔,能齐是老庄。 柰何言已病,安得意都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他是北宋五子之一,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邵雍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历史叙述和哲理性的思考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人邵雍在诗歌中描绘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道、法、人等概念的探讨。在诗人眼中,中国历史犹如一部兴衰更替的大戏,其中充斥着战争、权力更迭和社会变革。然而,正是这种动乱与纷争,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 诗人以“朴散人道立”开篇,表达了自然法则与人文精神的关联。随后,通过描述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与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对统治者的智慧和勇气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悲剧性——国家间的冲突、百姓的痛苦,以及无数英雄豪杰的牺牲。 对于传统文化,诗人抱有深厚的敬仰之情。他将儒家、道家思想视为道德的基石,认为这些哲学体系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价值指引。尽管时代变迁,但这些观念依然具有生命力。在此背景下,诗人呼吁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头脑,关注道德底线,勿让功利主义蒙蔽了双眼。 总之,《书皇极经世后》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历史诗,通过对历史的深度剖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考。诗歌寓情于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皇极经世后》是北宋理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即宋仁宗皇祐二年,此时邵雍已经48岁。在这一年里,他完成了《皇极经世书》的写作,该书是他毕生学术研究的结晶,探讨了宇宙生成、历史演变以及天人关系等诸多问题。这首诗即是他为《皇极经世书》所写的跋文。 在这一时期,邵雍的生活和学术研究都发生了重大转折。他在青年时期便游学四方,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后回到家乡洛阳,开始潜心著述。皇祐年间,他的学说已颇具影响力,但与当权者的关系并不融洽。他一生清贫,却安于淡泊,致力于探究真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邵雍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种背景下,许多士人投身于学术研究和道德修养,试图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然而,当时的统治阶层对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关注远胜于儒家,使得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邵雍作为一位儒者,立志复兴儒家道统,因此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以儒家为基础,兼采诸子百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易学”体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