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以红叶和黄花为主题,表达出诗人在秋天的寂寞与孤独。诗人以清江和白水比喻自己的心境,以及白雁和云烟象征远方的游子。在酒醉之后的夜晚,诗人感到孤独和寒冷,于是开始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和感叹年华的流逝。

去完善
释义
1. 殷勤:热情周到。
2. 红叶诗:比喻寄给情人的诗。
3. 冷淡:疏远。
4. 黄花市:指菊花盛开的市集。
5. 清江:清澈的江水。
6. 天水笺:古代的书画纸,这里指书信。
7. 白雁:白色的雁群,这里代指书信。
8. 云烟字:指书信中的文字如同云烟的形状一样美妙。
9.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10. 何之:到哪里去。
11. 无处:没有地方。
12. 寄新词:寄送新的诗歌。
13. 酒酲:酒醒。
14. 灯昏:灯光昏暗。
15. 窗寒:窗户寒冷。
16. 梦觉:从梦中醒来。
17. 寻思:思考。
18. 谈笑:谈论笑话。
19. 十年事:过去十年的事情。
20. 嗟咨:感叹。
21. 风流:风采特异,这里指年轻时的风华。
22. 两鬓丝:指头发变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是元代作家乔吉所写的一首诗词。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离别的情感之作。诗人通过对红叶片的描绘,表达了对别离场景的回忆。同时,用黄花、白雁等自然景象,衬托出离别时的萧瑟氛围。
“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友人的牵挂。在酒醉之后,面对窗外的寒冷和梦境的觉醒,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念。
紧接着,诗人通过“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这几句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今年华已逝的感伤。总的来说,这首《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与人生哲理,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是元代曲作家乔吉的作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元朝时期。当时元曲兴盛,许多文人墨客投身其中,乔吉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在乔吉生活的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激化的阶段。一方面,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政权,另一方面,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蒙古族的统治并不完全认同,导致了民族矛盾的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乔吉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通过曲的形式表达了民众的生活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乔吉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后来因才华横溢而被推荐进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并不得志,因此开始寄情于诗酒风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曲作品。在这首《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中,乔吉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