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含曦上人
三入寺,曦未来。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次来到寺庙时,晨曦还未降临。百尺深的古井旁,绞盘已经无人使用,渴望甘泉的心只得带着失望离去,心中满是尘埃。
去完善
释义
1. 访:拜访;访问。
2. 含曦:人名,此处指代卢仝要访问的僧人。
3.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4. 三入寺:第三次进入寺庙。
5. 曦未来:太阳还未升起。
6. 辘轳:一种可以绞水的工具,此处以辘轳无水来暗指上人未出现。
7. 无人井:没有人的水井。
8. 百尺:极言水井之深。
9. 渴心:干渴的心。
10. 归去:回去。
11. 生尘埃:生出尘土之意,表示失望。
去完善
赏析
《访含曦上人》卢仝:诗意盎然,描绘了探访僧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提及三次进入寺庙而含曦上人仍未出现,凸显了诗人虔诚求见的心情。然而,由于含曦尚未现身,寺中水井虽深达百尺却无人在旁照料,渴望见到含曦的诗人只能带着失望离去,心中的期待在归途中逐渐转化为失落和无奈。这种情感落差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审美体验,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含曦上人》是唐代诗人卢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宪宗元和时期(公元806年-820年)。在这个时期,卢仝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出游、交友,并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恢复阶段,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渐得到发展。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宦官专权、党派斗争等。卢仝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矛盾与无奈。
卢仝在《访含曦上人》一诗中,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含曦上人的相聚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真挚的感情以及向往隐逸生活的渴望。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既可以看到卢仝本人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