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县君挽辞二首 其一
九原秋草没麒麟,哀挽黎明出问津。
花魄欲招谁些楚,箫声先断客愁秦。
冢间白鹤空双舞,天上黄姑定卜邻。
晰晰目存成底事,空余粉墨逼天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邓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邓州市。
九原:古代九州之一,泛指北方地区。
麒麟: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祥瑞和皇家权贵。
哀挽:哀悼逝者而作的歌辞。
黎明:天亮的时候,喻指未来的希望。
问津:询问渡口的位置,这里表示关注逝者的归宿。
花魄:花的灵魂,喻指邓县君的美好形象。
楚:楚国,位于今湖北湖南一带。
箫声:哀伤的音乐。
秦:秦国,位于今陕西一带。
白鹤:传说中鹤的羽毛洁白如雪,象征高洁的品质。
黄姑: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借指仙女。
晰晰:形容光线明亮的样子。
目存:眼睛能看到的事物。
粉墨:化妆用的颜料,这里指代戏剧表演。
逼真:模仿得十分相似。
去完善
赏析
《邓县君挽辞二首 其一》刘弇
赏析:
首联以“九原秋草没麒麟”起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这里提到的“九原”是指墓地,而“麒麟”在古代象征着尊贵与吉祥,这里的“没麒麟”意味着邓县君的离世。接下来的“哀挽黎明出问津”则描绘了哀悼者们清晨出发前往吊唁的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
颔联“花魄欲招谁些楚,箫声先断客愁秦”中的“花魄”指的是花朵的灵魂,这里用来形容邓县君的美丽;“些楚”是古代楚国的地方,这里用来暗示邓县君的家乡。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邓县君已经离去,但她的美丽仍然让人难以忘怀。“箫声先断客愁秦”则是说,随着邓县君的离世,曾经的欢声笑语和美好时光都已成追忆,让人感慨万千。
颈联“冢间白鹤空双舞,天上黄姑定卜邻”中的“白鹤”是一种神鸟,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这里用来赞美邓县君的品质;“黄姑”是天上的星宿之一,这里用来比喻邓县君在天堂的地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邓县君的美好祝愿,希望她在天堂得到安宁和幸福。
尾联“晰晰目存成底事,空余粉墨逼天真”中的“晰晰目存”意为清晰明了的回忆,这里用来表达对邓县君的怀念之情;“粉墨逼天真”则形容邓县君生前的美貌和纯真。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邓县君已经离去,但她的美丽和纯真仍然让人心生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刘弇创作了《邓县君挽辞二首 其一》。这段时间,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社会动荡,各种矛盾激化。刘弇曾任颍州团练推官,由于人生际遇,辞去了职务,隐居于颍阳山中。因此,他亲身体验了民间的疾苦,也对政治变革有所关注。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邓县君的悼念,表达了对逝去者的哀思,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