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谢汪都讲示惜惜吟
番阳先生万人敌,少来繙书始成癖。
风前白眼望青天,笑捉短须吟惜惜。
地祇关铁掣临贺,天家宝场正中划。
万空扶坎觅坤苗,凿尽顽阴冶清液。
锲磨镵鑢归高手,养水工夫价连璧。
别斲圆虚费钴鉧,粉白黛绿低真色。
传看代北青氍毹,一泓几动春消息。
无论丞相戒扑满,先许司空炽然石。
楚萍赫赤浪传甘,秦缶模糊徒荐客。
由来此秘似未睹,琐琐搔爬嗤美炙。
先生早茂椿松姿,道韵仙风方日逼。
胡麻青䭀饭调饥,夜榻抱弓跧七尺。
粉闱聊当襥被游,赍携不靳胡奴力。
大鼾酣酣动蛰雷,霜飚涩尽铜壶滴。
青螺仙女暮成炊,绿竹夫人寒卧壁。
兴来活笔卷天潢,南国小巫阴褫魄。
悠悠万物何亲疏,新故终缘世情隔。
夏裘秋箑竟谁负,寝庙偃溲转身易。
昨布东皇九十春,融冶一番浮绮席。
莫学长檠换短檠,惜惜鸱夷两抛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番阳:古地名,今江西省上饶市一带。
2. 先生:尊称老师。
3. 万人敌:形容学识渊博,能言善辩。
4. 少来:年轻时。
5. 繙书:翻阅书籍。
6. 成癖:形成习惯。
7. 白眼:瞪大眼睛。
8. 青天:天空。
9. 短须:胡须。
10. 惜惜:形容十分珍惜的样子。
11. 地祇:土地神。
12. 关铁:一种金属材料。
13. 临贺:古县名,位于今广西贺州市。
14. 天家:皇家。
15. 宝场:宝藏之地。
16. 扶坎:指扶持正气。
17. 觅坤苗:寻找地道的精髓。
18. 凿尽:挖掘干净。
19. 顽阴:阴暗的角落。
20. 冶清液:冶炼出纯净的液体。
21. 锲磨:磨砺。
22. 镵鑢:打磨。
23. 高手:技艺高超的人。
24. 养水:培养水质。
25. 价连璧:价值连城。
26. 别斲:另行雕琢。
27. 圆虚:圆形虚空。
28. 钴鉧:古代熨斗。
29. 粉白:化妆。
30. 黛绿:画眉。
31. 真色:真实的颜色。
32. 传看:流传。
33. 代北:古代北方。
34. 青氍毹:绿色的毛毯。
35. 一泓:一片湖水。
36. 春消息:春天的气息。
37. 丞相:古代官职。
38. 扑满:存钱罐。
39. 司空:古代官职。
40. 炽然石:燃烧的石块。
41. 楚萍:楚地的萍草。
42. 赫赤:鲜艳的红色。
43. 浪传甘:波浪传递甘甜。
44. 秦缶:秦国的瓦罐。
45. 徒荐客:只能招待客人。
46. 由来:原因。
47. 此秘:这种秘密。
48. 琐琐:琐碎的事情。
49. 嗤美炙:嘲笑美好的事物。
50. 早茂:早早成长。
51. 椿松姿:松树的姿态。
52. 道韵:道教的韵味。
53. 仙风:仙人的风度。
54. 胡麻:芝麻。
55. 青䭀饭:绿色的饭。
56. 调饥:充饥。
57. 抱弓跧:抱着弓蜷缩起来。
58. 七尺:身高七尺。
59. 粉闱:粉刷墙壁。
60. 襥被游:用被子包裹住自己游玩。
61. 赍携:携带。
62. 胡奴力:胡人的力量。
63. 大鼾:大声打呼噜。
64. 蛰雷:冬眠的雷声。
65. 铜壶滴:铜壶中的水滴。
66. 青螺仙女:传说中的仙女。
67. 绿竹夫人:绿竹做成的人形,用来取暖。
68. 兴来:兴致来了。
69. 活笔:灵活的笔。
70. 卷天潢:席卷天河。
71. 南国:南方的国家。
72. 小巫:小的巫师。
73. 阴褫魄:阴气消散。
74. 悠游:悠闲自在。
75. 亲疏:亲近与疏远。
76. 新故:新旧交替。
77. 终缘:最终因为。
78. 世情隔:世俗的情感隔离。
79. 夏裘秋箑:夏天的皮衣和秋天的扇子。
80. 竟谁负:究竟是谁的责任。
81. 寝庙偃溲:庙宇休息的地方。
82. 转身易:改变立场。
83. 东皇:东方的帝王。
84. 九十春:九十年的春天。
85. 融冶:融化冶炼。
86. 浮绮席:漂浮在丝绸的宴席上。
87. 莫长檠:不要更换灯烛。
88. 惜惜:十分珍惜。
89. 鸱夷:鸟类。
90. 抛掷:抛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为“番阳先生”的文人,他才华横溢,热爱读书。诗中描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决心和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无法理解这种智慧和才能的人的遗憾。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风谢汪都讲示惜惜吟》是南宋文人刘弇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刘弇在朝为官,担任侍读一职。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游历全国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共同探讨学问,交流心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与汪都讲的交往也是颇为深厚。
汪都讲是一位学者,对文学、历史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在他的指导下,刘弇的学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潮。为了感谢汪都讲的指导和帮助,刘弇写下了这首《古风谢汪都讲示惜惜吟》。
这首诗通过对草木、流水、时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南宋文人雅士之间的友谊和交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