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翠东峰
东山欣仰止,岚光翠欲滴。
驾言山中游,蓝衣照春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的山上美景让人向往,山间的雾气映衬着苍翠欲滴的绿色。
我决定到山里游玩,穿着蓝色的衣服在春天的景色中格外亮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山:这里指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天柱山主峰,也被称为“东峰”。
2. 岚光:山中的雾气与阳光形成的美丽景色。
3. 翠欲滴:形容绿色的植物鲜艳欲滴。
4. 驾言:准备出游的意思。
5. 蓝衣:指蓝色的衣服。
去完善
赏析
《凝翠东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渊在游览东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东山欣仰止,岚光翠欲滴”两句,展示了东山的美景和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人以仰视的角度欣赏着东山,那里的山岚翠绿得仿佛要滴下水来,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紧接着的“驾言山中游,蓝衣照春色”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畅游的喜悦心情。他以一身蓝色的衣衫,行走在春光烂漫的山间,犹如融入这美丽的画卷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凝翠东峰》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渊于绍熙五年(1194年)所作。这一年,57岁的陈渊在知县任上离职,回到了他的家乡浙江台州临海。此时的他,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目睹了南宋初年的繁荣与危机,对社会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
绍兴和议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表面上看似和平,实则暗流涌动。陈渊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过知县、监察御史等职,但因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此次回到故乡,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以诗为伴,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热爱。
在东峰山脚下,陈渊看到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他想起了与友人共同游赏的美好时光,也想起了自己为国为民的壮志雄心。然而现实却令他失望,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使得他只能将满腔热情寄托在诗歌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