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姝媚

标题包含
三姝媚
湖山经醉惯。 溃春衫、啼痕酒痕无限。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尘谁浣。 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a-王梦丽
去完善

译文
湖光山色已经让我陶醉。 春天的衣裳上,沾满了泪水和酒痕,无尽的无尽。 我又来到了长安,感叹衣襟破碎,衣袖零落,有谁去清洗。 紫曲门已经荒凉,破旧的井边,风吹动着绿藤。 对面东边的邻居,还是那个曾经的家,谢堂的双燕还在。 春天的梦在人间总是短暂的。 只是奇怪,当年的梦想为什么那么短暂。 华丽的宫殿,秦筝音乐,偏爱在海棠花下,深夜举行宴会。 舞蹈停止,歌曲低沉,花朵没有减少,但是人的容颜却先变了。 我在河桥上站了很久,想要离去,夕阳的眼泪已经满溢。
a-王梦丽
去完善
释义
1. 湖山:指西湖山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2. 醉惯:习惯饮酒,表示经常饮酒。 3. 溃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形容衣衫上沾满了泪水和酒渍,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悲伤情景。 4. 长安:指陕西省西安市,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5. 断襟零袂:指破旧的衣襟和衣袖,形容衣衫褴褛。 6. 紫曲门:指紫曲巷,古代杭州的一个地名。 7. 沿败井:指破败的井台,形容环境荒凉。 8. 风摇青蔓:形容藤蔓在风中摇曳。 9.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东邻的燕子仍然在曾经居住过的曾巢和谢堂之间相互对话,与过去的美好时光相呼应。 10. 春梦人间须断:春天的梦总是短暂的,暗示人生的无常。 11.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只是感叹曾经的梦想和缘分如此短暂。 12.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形容在绣屋中弹奏古筝,靠近海棠花,在深夜举行宴会。 13.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舞蹈结束,歌声沉寂,花儿依然盛开,但美丽的容颜已经改变。 14.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站在河桥上,望着夕阳,眼泪满盈。
a-王梦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三姝媚》是吴文英的一首词作,以湖山之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词中通过对湖山、春衫、酒痕、紫曲、败井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验。 “湖山经醉惯”,开篇便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气概,仿佛湖山也经历过无数的醉生梦死。接下来的“溃春衫、啼痕酒痕无限”,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春衫上的泪痕和酒痕都见证了这段岁月。 “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尘谁浣”,这里的“长安”象征着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断襟零袂”则暗示了生活的困苦和无助。“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通过对紫曲门和败井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荒凉和破败,风摇青蔓则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这里的“东邻”象征着生活的美好,而“曾巢”和“谢堂”则暗示了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再。“春梦人间须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曾经的辉煌和美好终究会消失。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这里的“梦缘”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回忆,而“能短”则暗示了这些回忆的短暂和脆弱。“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通过对绣屋、秦筝、海棠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奢华和浪漫。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这里的“舞歇歌沈”象征着生活的繁华和热闹,而“花未减、红颜先变”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无奈。“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结尾以河桥和斜阳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离别之苦。 总的来说,《三姝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情味的作品,通过描绘湖山、春衫、紫曲、败井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独特的见解。
a-王梦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姝媚》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作为一个文人,生活并不如意。他一生未仕,靠卖文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然而,他却以诗词为武器,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词风独特,既有婉约之美,又有豪放之气,深受后人喜爱。 在吴文英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腐败无能,金兵屡次南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吴文英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注。
a-王梦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