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春风吴柳几番黄。
欢事小蛮窗。
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
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
最怜无侣伴雏莺。
桃叶已春江。
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
莫道蓝桥路远,行云只隔幽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轻拂杨柳绿。
欢爱在小楼。
梅花盛开双蕊梦,被龙蛇、吹散幽香。
昨夜灯下歌舞,今朝路上妆颜。
最怜无人相伴雏莺。
桃花已映春江。
屏风先暖鸳鸯被,夜渐寒、都是思念。
莫说蓝桥路远,幽居只隔小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柳:指苏州的柳树。苏州古时为吴国之地,柳树是当地的特色植物。
2. 小蛮窗:指女子的窗前。小蛮是唐代著名舞女,这里以小蛮代指女子。
3. 梅花:这里指代女子。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女子的高洁品质。
4. 玉龙:这里指吹笛的人。玉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比喻吹笛的人。
5. 歌黛:指女子的美貌。歌黛是古代女子化妆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6. 桃叶:指代女子。桃叶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象征女子美好的意象。
7. 蓝桥:蓝桥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后来成为爱情故事的代名词。这里暗示男女之间的感情故事。
8. 幽坊:指幽静的地方。坊是古代城市中的街道单位,这里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去完善
赏析
《风入松》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作,以春风中的柳树、梅花、双头梦等元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上片主要描绘了春风中的柳树、梅花等景物,以及词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春风吴柳几番黄”,春风轻拂,吴地的柳树已经换上了新绿,这是春天的信号。而“欢事小蛮窗”则暗示了词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接下来,“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梅花盛开,双头梦般的美丽景象却被玉龙(指春风)吹散了,这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也是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下片主要描绘了词人在春天的夜晚和早晨所看到的景象,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向往。“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昨夜在灯下歌唱,今朝在陌上欣赏美丽的妆容,这两句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的追求。最后,“最怜无侣伴雏莺。桃叶已春江”,词人感叹自己没有伴侣陪伴雏莺,桃花已经开满江水,这既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自己爱情无望的叹息。
整首词以春风中的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词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同身受,也让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产生更多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入松》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国南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吴文英的词作多描绘个人生活琐事,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吴文英生活在南宋末年的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一生未仕,以布衣终老。然而,他的词才横溢,作品丰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他的作品多以描绘个人生活琐事为主,但在这首《风入松》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风入松》中,吴文英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词句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等词句,都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