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秀才牡丹次韵
如霞如锦色何鲜,映日欹风特地妍。
独占一春疑得势,平欺群卉若当权。
自知丽艳能倾国,须放香苞趁禁烟。
花市试询桃李价,从今不直半分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晚霞和锦绣般的颜色多么鲜艳啊,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显得格外美丽。这一朵花独占了整个春天,仿佛拥有强大的势力,傲视其他花卉如同统治者一般。它深知自己那倾城倾国的美丽,于是赶紧绽放出香气四溢的花蕾,以抓住春天的机会。你去花市询问一下桃李的价格吧,从此之后它们的价值不再值半分钱。
去完善
释义
1. 蒋秀才:指蒋之奇,字希鲁,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宋朝著名学者、诗人。
2. 和:依韵唱和的意思,用原诗的韵脚来创作新的诗歌。
3. 次韵:依照别人的诗的韵脚和体裁作诗。
4. 如霞如锦:形容牡丹花的颜色如同绚丽的彩霞和锦绣一样鲜艳夺目。
5. 何鲜:多么鲜艳。
6. 映日欹风:指在阳光下和风中摇曳生姿。
7. 特地:特别地,格外。
8. 妍:美丽。
9. 独占一春:这里指牡丹花在春天独占鳌头,成为最美丽的景色。
10. 平欺群卉:毫无愧色地胜过其他花卉。
11. 若当权:就好像拥有权力一般。
12. 自知丽艳能倾国:这句赞美牡丹花的艳丽足以倾倒整个国家。
13. 须放香苞:须要放开花苞。
14. 趁禁烟:利用清明时节人们扫墓祭祖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美。
15. 花市试询桃李价:在花市上询问桃花和李树的价格。
16. 不直半分钱:不值半文钱,形容价值极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对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娇艳美丽与卓然超群。首联用“如霞如锦”来形容牡丹的色泽,突显其鲜艳夺目;颔联通过“映日欹风”的动态形象,展现出牡丹的姿态优美、独具魅力;颈联则道出牡丹的风华绝代,它天生丽质,一旦绽放便能够倾倒众生;尾联则以对比的手法,暗示了牡丹的高贵地位,而其他的花卉相比之下就显得逊色不少。整首诗通过对牡丹形神兼备的描绘,表达了对牡丹由衷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和蒋秀才牡丹次韵》是宋代诗人慕容彦逢的作品。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此时正值北宋末年,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慕容彦逢在此阶段经历了官场的起起落落,对人生和社会有着深刻体会。他深知“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在诗中借物抒怀,以牡丹之美、枣花之实为比喻,寓意人生哲理和生活态度。这首诗既展现了慕容彦逢的才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身处困境却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