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 二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遶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希望有一天能遇到懂得我心意的人,像紫鸳鸯一般比翼双飞。
去完善
释义
紫鸳鸯:传说中成双成对的鸟类,象征忠贞的爱情。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高楼直冲云霄,白玉堂彰显奢华。接着,明月映衬出静谧的夜晚,为后文铺垫了孤寂的基调。随后出现的美人成为全诗的核心形象,她穿着被秋霜沾湿的罗衣,独自抚琴,将内心的愁绪化作音乐流淌出来。
琴声激烈动人,不仅让行人止步,更使栖鸟惊飞,这种夸张手法突出了音乐的力量以及美人的孤独与哀怨。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表达她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希望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同心者”,共同追求幸福。
整首诗结构严谨,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刻画再到情感升华,层层递进,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展现了李白笔下细腻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唐诗中关于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的中年时期,那时他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却也常怀才不遇之感。此诗借美人弹瑟抒发内心惆怅,暗喻自身境遇。时值秋夜,诗人独坐高楼,望月思远,借古题写今情。诗中的高楼、明月与瑟音相映成趣,既展现了盛唐气象,又寄托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