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彦明饮酒赋诗唱酬次韵归之
满酌黄垆万户春,倒披紫绮八仙人。
句中得妙陶元亮,酒里知名贺季真。
九酝调成花上露,一丸爊出鼎中银。
老来不办追强对,分我余光幸借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黄色的酒桌前,斟满了美酒,宛如春天的万家灯火。紫色的丝巾披在酒仙们的身上。诗中的妙语出自陶元亮(陶渊明),而酒中的名饮则来自贺季真(贺知章)。这醇厚的酒如花朵上的露水,那锅中煎熬出的丹药似银子般晶莹剔透。可惜年老体弱已无法和你们畅饮豪赌了,但请让我借助隔壁的光共享这份欢乐吧。
去完善
释义
1. 黄垆:地名,此处指酒家。
2. 紫绮:紫色绸衣。
3. 八仙人:指八仙。
4. 陶元亮: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著称,喜爱饮酒。
5. 贺季真:贺知章,唐朝诗人,以咏柳诗著名,亦喜欢饮酒。
6. 九酝:多次酿制的酒。
7. 一丸爊出鼎中银:用热水煮丸子比喻酒酿过程。
8. 不办:无法。
9. 追强对:指与贤能之士交友。
10. 分我余光幸借邻: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一同学习进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孙觌所作,描述了与友人张彦明共同饮酒赋诗的情景。首联“满酌黄垆万户春,倒披紫绮八仙人”描绘了二人畅饮的欢乐场面,以及他们彼此的默契。颔联“句中得妙陶元亮,酒里知名贺季真”则表达了对陶渊明和贺知章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和张彦明的才情。颈联“九酝调成花上露,一丸爊出鼎中银”用酿酒和炼丹比喻作诗,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才华。尾联“老来不办追强对,分我余光幸借邻”表达了诗人感慨岁月不饶人,但依然渴望得到友人的关爱和支持。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张彦明饮酒赋诗唱酬次韵归之》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诗人孙觌生活在宋徽宗年间。这一时期,宋朝的文坛日益繁荣,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蓬勃发展。张彦明是孙觌的朋友,两人在生活中经常互相唱和,抒发彼此的心情和感慨。
在诗人的时代,文人雅士常常相聚饮酒赋诗,交流心得。孙觌与张彦明的交往正是这种氛围的体现。他们通过诗歌相互慰藉,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由于当时朝廷对文人墨客的重视,这种交往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支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反映了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之间的友谊和他们对诗歌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传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