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仲宽
强半年光属苦辛,生涯如在旧山贫。
江南江北闲为客,人去人来恨转新。
节里且追千载事,胸中别作一家春。
明年此会知谁健,不问苍生问鬼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半年的时间过得辛苦又艰难,生活好像一直在贫穷的老家度过。
我在江南和江北之间无所事事地漂泊,人来来去去,遗憾的心情却越发强烈。
节日里我们要回顾千年的历史,心中要怀抱一份新的希望。
明年的这个时候,不知道我们还能否健康地相聚在这里,不去关心天下苍生,而是去询问神灵的意见。
去完善
释义
1. 半:这里指上半年。
2. 属:归属,属于。
3. 强:勉强,勉强应付。
4. 光:时光,时间。
5. 苦辛:辛苦,辛勤劳苦。
6. 生涯:生活,生计。
7. 旧山:故乡,老家。
8. 贫:贫穷,贫困。
9.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10. 江北:长江以北的地区。
11. 闲:闲置,无所事事。
12. 为客:旅居外地,离家在外。
13. 人去人来:形容人来人往,人员更迭频繁。
14. 恨:遗憾,怨恨。
15. 转新:变得更加新鲜,更加新颖。
16. 节里:季节之中。
17. 追:追溯,回顾。
18. 千载事:千年以来的事情,历史事件。
19. 别:另外,别样。
20. 家春:自家的心意,自家的看法。
21. 明年:第二年,来年。
22. 此会:这次聚会,这次的相遇。
23. 知谁健:知道谁会健康,知道谁还活着。
24. 不问:不询问,不关心。
25. 苍生:百姓,民众。
26. 鬼神:神灵,鬼怪。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了诗人对生活、人生以及未来的深沉感慨的诗歌。首先,从诗题“答仲宽”来看,这应该是诗人与友人的一次深入交流和问答。而在整首诗中,诗人以苦辛、旧山、闲为客、人去人来等词,勾勒出一幅漂泊在外,生活艰难的画卷。
同时,诗人又以节里、千载事、胸中、一家春等词句表现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历史的思考。他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种情感的寄托在“明年此会知谁健,不问苍生问鬼神。”两句表现得尤为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现世苍生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仲宽》是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宋之交,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释绍嵩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在这个时期广泛结交文人墨客,相互交流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感悟。他与仲宽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通过诗歌往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绍嵩以闲适的笔触描绘了山林中的美景,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渴望。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尤为突出。禅宗诗歌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发展,僧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释绍嵩作为禅宗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