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疏懒一首

标题包含
疏懒一首
省寺周行占姓名,老耽摄养道几成。 生缘琐屑同瓮算,居处闲静惟瓶笙。 求己洗心祛习气,知非穷理勇移更。 鸿生彦士乖游好,道秩禅流谐此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周游各地探访名人过程中,我常常想起那位年纪较大却痴迷于养生之道的老者。他的一生都在与琐碎事物打交道,但他的住所却是如此宁静安详,仿佛只有风声和瓶中的花朵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他在不断地自我反省,试图摆脱那些不良的习惯和思想。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勇于改变。他的学问渊博,为人谦恭,这使得他与那些禅意的智者们相互吸引,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省寺:古代官署的名称,此处指苏籀所任职的官署。 2. 周行:巡视,四处走动。 3. 占姓名:查看名册,了解官员的姓名与情况。 4. 老耽:年纪较大的人。耽,沉溺于。 5. 摄养:调养身心。 6. 道几成:修行之道近乎完成。 7. 生缘:生活中各种琐事。 8. 琐屑:琐碎的事情。 9. 瓮算:一种计算方式,将钱币投入瓮中。这里比喻生活中的算计。 10. 居处:住处。 11. 瓶笙:一种乐器,此处指音乐。 12. 求己洗心:自我反省,洗净心灵。 13. 祛习气:祛除不良习惯。 14. 知非:知道错误并改正。 15. 穷理: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 16. 勇移更:勇敢改变。 17. 鸿生彦士:才德出众之人。 18. 乖游好:背离游玩的喜好。 19. 道秩禅流:道家与佛家修行之人。 20. 谐此情:和谐共处。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疏懒一首》是北宋著名诗人苏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84年,正值宋朝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此时,苏轼在政治生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压力。 在这一时期,苏轼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际遇复杂多变。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探索,试图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苏轼在朝为官期间,始终关注民生问题,致力于改革政治,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当时的大部分人所接受。因此,他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和忧虑。 与此同时,北宋初年的时代背景也与苏轼的创作息息相关。这一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复兴,士人阶层对于文化的追求也更加注重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的升华。在这种背景下,苏轼通过对个人生活、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反思,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