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斋即事一首
炽炭雪窗尘简编,慵偎毳被藉粗毡。
卯晨呵笔冰胶研,乙夜横琴冻折弦。
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
鬻薪清爨庖丁粗,鼎俎逾时不解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炽热的炭火旁,窗户上满是白雪,简易的书架上堆满了尘土覆盖的书籍,我慵懒地依靠在粗糙的毛毯上。早晨五点钟,我用冰冷的毛笔蘸着研钵里的墨水写字,夜晚时则弹着因寒冷而断裂的琴弦。我在厨房里辛勤地烹煮海鲜汤品,漂浮着的菜肴让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卖柴火的樵夫不精通烹饪,以至于炖肉的时间过长,味道变得难以言喻。
去完善
释义
1. 炽炭:燃烧的木炭,这里指烧炭取暖。
2. 雪窗:雪天的窗户,这里形容寒冷的环境。
3. 尘简编:简编,书籍;尘,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书上的尘土。
4. 慵偎:慵,懒散;偎,依偎。
5. 毳被:以兽毛为填充的被子。
6. 藉粗毡:粗毡,粗糙的毡子;藉,铺垫。
7. 卯晨: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
8. 呵笔:呵气使笔尖解冻。
9. 冰胶研:胶研,研磨;冰胶,结冰的研磨材料。
10. 乙夜:乙,第二;乙夜,二更时分,约为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11. 横琴:弹奏琴曲。
12. 冻折弦:弦,琴弦;冻折弦,因寒冷而断裂的琴弦。
13. 郁郁烹鲜:烹鲜,烹饪新鲜的鱼;郁郁,浓厚的样子。
14. 具羹戛:戛,舀取;具羹戛,准备汤羹的过程。
15. 浮浮炊餗:浮浮,漂浮的样子;炊餗,烹饪肉食。
16. 忍馋涎:忍,克制;馋涎,口水,比喻食欲。
17. 鬻薪:鬻,卖;鬻薪,卖柴火。
18. 清爨:清,清洁;爨,炊煮;清爨,指干净的厨房环境。
19. 庖丁粗:庖丁,厨师;粗,粗糙的技能。
20. 鼎俎逾时:鼎俎,烹饪器具;逾时,超过时间。
21. 不解膻:不解,不消除;膻,羊臊味,这里比喻食物的香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籀在雪斋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雪斋中对生活琐事的独特感受。全诗以描述雪斋的日常生活场景为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炽炭雪窗尘简编,慵偎毳被藉粗毡”描绘了诗人雪斋生活的环境:炽热的炭火使雪花飘落在书卷上,诗人慵懒地依偎在粗毛毯上。这种情境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寒冷之中,却能找到宁静和舒适的片刻。
颔联“卯晨呵笔冰胶研,乙夜横琴冻折弦”则强调了寒冷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早晨写字时,笔尖上的墨水因为严寒而凝固;晚上弹琴时,琴弦也因为低温而断裂。这两句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
颈联“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烹饪的场景。尽管食物在锅中翻滚,香气扑鼻,但诗人还是忍住口腹之欲,体现了诗人对于美食的自制力。
尾联“鬻薪清爨庖丁粗,鼎俎逾时不解膻”继续强调寒冷对烹饪的影响。诗人用卖柴火的收入来维持简单的厨房用具,但因为天气太冷,肉类在炉子上炖的时间过长,以至于失去了原本的香味。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坦然面对困境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斋即事一首》是南宋诗人苏籀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
在南宋时期,政治形势复杂,边境战事不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苏籀作为南宋著名文人,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段时间里,苏籀经历了从官场隐退、归田务农的过程。他的人生际遇使他对田园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这也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能够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对房屋、篱笆、松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恬静与自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