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才元长乐倅
东省西台除吏目,轶才勿谓得途赊。
孰云相贰徒劳职,政恐东南弗复加。
常衮颁宣礼翘秀,仲翔好事走幽遐。
口占十吏传州檄,指画千条靖海涯。
榕木覆街飞皂盖,荔园供饷赫凝霞。
政平讼简清如水,能赋登高墨似鸦。
咻彼夷音姑洛咏,归来越橐换吴娃。
抠衣岑范钦高致,谈舌澜翻泼贡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省份的西台除了吏目外,还有其他有才能的人不要认为成功的路很遥远。谁说有副职的人只能白白工作,只怕东南部的贡献已经很大了。
常常颁布礼仪宣扬优秀的人才,仲翔总是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地方。嘴里说着十个吏员传递州里的命令,心里想着千百个治理海边的计划。
榕树的覆盖街道和黑色的官帽,荔枝园供应的佳肴如浓重的霞光。政治公正案件简单如同清水一般清澈,能够写出登高望远的诗篇,黑墨就像乌鸦一样黑。
倾听那些异国口音的诗歌,回到越地换来吴地的美女。整理衣服向高山中的范仲淹学习高尚的品质,谈论话语像波浪一样涌来,泼出的都是贡品般的茶叶。
去完善
释义
《送才元长乐倅》
1. 东省: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尚书省。
2. 西台:古代官署名,这里代指中书省。
3. 除吏目:指被任命为下级官员。
4. 轶才:指超过一般人的才能。
5. 勿谓:不要说。
6. 得途赊:指仕途顺畅。
7. 相贰:副职,这里是相对“正”职而言的。
8. 徒劳职:指虽然职务繁忙但效果甚微。
9. 政恐:恐怕。
10. 东南:泛指南方沿海地区。
11. 弗复加:无法再增加或改善。
12. 常衮:唐朝著名官员,此处借指皇帝。
13. 颁宣:发布法令。
14. 礼翘秀:对贤才的重视和选拔。
15. 仲翔:西汉文学家王褒的字,此处借指文人。
16. 好事:关心世事。
17. 幽遐:远方。
18. 口占:即兴作诗。
19. 十吏:指各级官员。
20. 传州檄:传递州郡发布的公文。
21. 指画:指点策划。
22. 靖海涯:安定沿海地区的秩序。
23. 榕木:指福建省福州市的特产榕树。
24. 覆街:覆盖街道。
25. 飞皂盖:形容官员出行时的威仪。
26. 荔园:种植荔枝的园林。
27. 供饷:供应给养。
28. 赫凝霞:形容荔枝果实鲜艳如霞。
29. 政平:政治平稳。
30. 讼简:诉讼简单。
31. 清如水:形容政务清廉如水。
32. 登高墨似鸦:形容文笔优美的诗文。
33. 咻彼夷音: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
34. 姑洛咏:暂时地在洛水边吟咏诗歌。
35. 归越橐换吴娃:回到家乡越州更换衣物。
36. 抠衣:整理衣服。
37. 岑范:唐代著名文人岑参。
38. 钦高致:钦佩其高尚的品质。
39. 谈舌澜翻:形容言辞滔滔不绝。
40. 泼贡茶:献出上好贡茶。
去完善
赏析
《送才元长乐倅》是一首描绘友人升迁、表达祝福的诗歌。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苏籀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东省西台除吏目”开篇,表达了友人从东到西的调任。紧接着,诗人用“轶才勿谓得途赊”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认为他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接下来,诗人提到虽然有人认为担任副职是徒劳的,但他相信友人在东南地区的表现将更上一层楼。
然后,诗人通过“常衮颁宣礼翘秀,仲翔好事走幽遐”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和魅力。接着,诗人用“口占十吏传州檄,指画千条靖海涯”来形容友人的智慧和领导力,能够迅速传达政令并妥善解决问题。
随后,诗人通过“榕木覆街飞皂盖,荔园供饷赫凝霞”描绘了友人的治下景象,街道整洁,荔枝满园,展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接着,诗人用“政平讼简清如水,能赋登高墨似鸦”表达对友人清廉执政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他文采飞扬的一面。
然后,诗人通过“咻彼夷音姑洛咏,归来越橐换吴娃”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吟咏诗书,以越地的特产换取江南的美女,过上幸福的生活。最后,诗人通过“抠衣岑范钦高致,谈舌澜翻泼贡茶”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敬仰,相信他在新的职位上将继续保持高尚的品质和高超的口才。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升职的祝福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苏籀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友人的高度信任和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才元长乐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侄子,苏籀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具体为公元960年-1127年间。这一时期,北宋王朝逐渐走向繁荣,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患也逐渐加剧。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苏籀出生在一个文人世家,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自幼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求学过程中,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然而,由于家庭地位不高,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一度在地方担任低级官员。
在这一时期,苏籀结识了才子才元,两人成为了好友。他们共同探讨文学,抒发胸臆,度过了愉快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才元被任命为长乐县的副县令(倅),即将离开苏籀所在的地区。为此,苏籀写下了这首《送才元长乐倅》,表达了与才元离别的惆怅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