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一襟满贮梓城春。
笑声频。
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
萧然今代杰魁人。
混光尘。
越精神。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襟满怀的都是梓城的春光。
笑声不断。
笔下挥洒出银色光芒。
这自然山水,总是欢迎我的到来。
不像现在的游子归来,行踪在云水之间。
我在此时是潇洒自如的杰出人物。
在尘世中感受混沌与光明。
更加精神焕发。
不把浮云看作富贵荣华,坚守自我的纯真。
在化洽堂边应当有新的见解出现,尽管人物依旧是旧识,但榜单上的名次却换新颜。
去完善
释义
《江城子》:该词为南宋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表达山水之美的词牌名作品。
1. 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理学家、文学家。
2. 一襟满贮梓城春: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襟"指的是衣襟,"满贮"表示充满。"梓城"是四川省的一个城市,也是魏了翁的故乡。这里的意思是诗人把家乡的春天之美景都装进了衣襟中,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3. 笑声频:这里的“笑声频”是指诗人在写作时常常发出爽朗的笑声,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4.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这两句是说诗人以江山为背景,创作了许多诗篇。"管将迎"是一种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山川景色的亲近关系。
5.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这里作者自比为归隐的客人,他在云上行走,在水边停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6. 萧然今代杰魁人:这是赞美当代杰出人物的句子。"萧然"形容才情横溢,"杰魁人"是对这些人的尊称。
7. 混光尘。越精神:这两句的意思是,尽管身处世俗之中,但诗人依然保持精神的高洁和脱俗的品质。
8.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并不看重世俗的名利地位,他坚持自己的本性,追求真正的自我。
9.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这句的意思是,虽然过去的人物和事迹已经久远,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仍然激励着后人。而新的英雄也会不断涌现,传承这些美好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江城子》这首词描绘了魏了翁的家乡梓城的美丽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他将自己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山水之中,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他用“笑声频。笔挥银”来形容家乡的繁荣景象,这里的“笑声”代表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笔挥银”则展示了文化的繁荣昌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赞美之情,认为这里有美丽的江山,有他热爱的乡土人情。在词的下片,魏了翁以归去客的身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期待。他期望自己能够像“萧然今代杰魁人”一样,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他渴望在家乡找到一份宁静与淡泊,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后,他以“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来展望家乡的未来,希望家乡的文化和教育事业能够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首词展现了魏了翁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期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是南宋诗人魏了翁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40年左右。在这一年代,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虎视眈眈,内部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魏了翁在这个时代中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少年时就以才学闻名乡里,长大后更是入仕为官,但他在官场中并不得意。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被流放岭南。然而,尽管人生遭遇曲折,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在《江城子》中,魏了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他以江水比喻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自己一生际遇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魏了翁作为一个爱国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