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翁诚之慈溪县尉厅无我亭

标题包含
寄题翁诚之慈溪县尉厅无我亭
星月明当户,乌鸢下傍人。 小亭长独立,通国自相亲。 置尉缘求盗,居官已丧真。 须知三尺外,敲榜亦深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月高悬门前,乌鸦飞过临近行人。 小亭矗立独行,通国之间互相亲近。 设置官职为防止盗贼,就职为官已失去真实。 须知法律威严之外,用刑亦有深厚仁心。
去完善
释义
1. 星月明当户:星月,指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明,明亮;当户,对着门户。这句诗句描绘了明亮的星辰和月亮挂在窗户对面的景象。 2. 乌鸢下傍人:乌鸢,即乌鸦和老鹰等鸟类;下,降落;傍人,靠近人群的地方。这句诗句描述了乌鸦和老鹰等在人们居住的区域附近降落的情景。 3. 小亭长独立:小亭,小型的亭子;长,长久地;独立,独自站立。这句诗句表示这个小型的亭子长久地独自屹立在某个地方。 4. 通国自相亲:通国,整个国家;自,自己;相亲,相互亲近。这句诗句意味着在整个国家中的人们都能彼此亲近和谐相处。 5. 置尉缘求盗:置尉,设置县尉职务;缘,因为;求盗,捉拿盗贼。这句诗句阐述了设立县尉职务的主要原因是捉拿盗贼以维护社会安宁。 6. 居官已丧真:居官,担任官员;已,已经;丧真,失去本真。这句诗句表示担任官员的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真实本性。 7. 须知三尺外:须知,必须知道;三尺,古代县尉的标记;外,之外。这句诗句提醒人们要注意县尉的权力范围之外的言行举止。 8. 敲榜亦深仁:敲榜,敲打公告板;亦,也;深仁,深厚的仁爱。这句诗句意味着即使是在敲打公告板这样的小事上,也要表现出深厚的仁爱之心。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星月明当户,乌鸢下傍人”,以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和乌鸦、老鹰作为背景,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这些自然的意象暗示出,这是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环境。诗人以此开篇,旨在引起读者对这样一个美好场景的向往。 颔联“小亭长独立,通国自相亲”,描述的是这个小亭子的地位和周围人们的关系。小亭子在此环境中显得格外独立,但在全国范围来看,大家又是相互亲近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谐、统一的期望,以及民众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 颈联“置尉缘求盗,居官已丧真”,指出设置县尉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盗贼,但不少官员在任职过程中却失去了自己的本真。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和忧虑。 尾联“须知三尺外,敲榜亦深仁”,提醒世人要明白,法律虽然威严,但也要深入体察百姓之苦,关爱民生。这里强调了“仁爱”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翁诚之慈溪县尉厅无我亭》是南宋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在这个时期,陈傅良官至太学博士、国子祭酒等职,他积极倡导教育制度改革,提倡务实求真的学术风气。然而,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时常感到怀才不遇的无奈。 在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士人阶层对于“道统”的追求变得相对淡薄。尽管如此,许多知识分子仍然坚守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天下为己任。陈傅良正是这类士人的代表之一,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无私为公的思想,寄托了渴望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