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复走兴安有怀
歉岁古多盗,于今起丰年。
村村递迁偪,旗鼓莽相联。
蚍蝣信有力,复此走兴安。
淋漓雨万壑,骇浪惊前山。
携持母妹孤,寄此一叶寒。
犹胜去年冬,我身落梅川。
母子各一方,而中隔妖躔。
呼酒相劳苦,兹犹幸团栾。
百年几星霜,十九落忧患。
人生亦何乐,四顾愁我颜。
平生百事贫,所得惟林泉。
亦复不过取,溢量常恐颠。
天公尚不与,谓我取伤廉。
前登马岗云,回首东南天。
恻恻不得语,萧然泪潺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歉收的年代常常有盗贼出没,而今迎来了丰收的好年景。
村庄彼此靠近,气氛紧张;草木茂盛,旗帜飘扬。
广大的地区渐渐繁荣起来,人民开始走上兴安的道路。
滂沱大雨倾注在山谷之间,激荡起山间的骇浪。
携带母亲、妹妹和孤儿,航行在寒冷的海域。
这比起去年的冬天要好多了,那时我们曾陷入困境。
母子相隔两地,中间隔着无数的艰险。
我们举杯互道辛苦,至少还能团圆。
一生已经度过几十年,十九年来都在忧虑中度过的。
人生中有什么乐趣?回望四周,只有忧愁满面。
生平百事皆贫穷,唯一所得就是自然的美景。
也不会过度索取,怕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然而老天并不肯帮忙,说我索取过度,损害了清廉的品质。
前方的道路还漫长,回头看看过去的时光。
心中充满了悲伤,无言以对,只留下清泪两行。
去完善
释义
1. 盗犯金川:指盗贼侵犯金川地区。
2. 歉岁:歉收的年头,庄稼收成不好的年份。
3. 古多盗:古代盗贼较多。
4. 村:村庄。
5. 递迁:连续迁徙。
6. 偪:同“逼”,逼迫,压迫。
7. 旗鼓:战旗与战鼓,代指军队。
8. 莽:田野,荒地。
9. 相联:相互联系,联系在一起。
10. 蚍蝣信有力:蚍蝣,即蚍蜉,比喻力量微小;信,确实;有力,有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仍然努力前行。
11. 兴安:地名,位于广西。
12. 淋漓雨万壑:形容雨水连绵不断,湿润了千山万水。
13. 骇浪惊前山:形容波涛汹涌,震撼着前方山脉。
14. 携持:携带扶持。
15. 母妹孤:母亲和妹妹独自生活。
16. 寄此一叶寒:指在寒冷的兴安寄居。
17. 犹胜去年冬:比去年冬天要好一些。
18. 梅川:指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一带。
19. 中隔妖躔:中间隔着妖邪的星座,比喻相距遥远。
20. 呼酒相劳苦:一起喝酒,互相安慰。
21. 兹犹幸团栾:现在还能团聚在一起。
22. 百年几星霜:百年间经历了多少次风霜雨雪。
23. 十九落忧患:十九次遭受苦难。
24. 四顾愁我颜:四处张望,心中充满忧愁。
25. 平生百事贫:一生都过着贫穷的生活。
26. 所得惟林泉:只得到了山林和泉水。
27. 溢量常恐颠:超过限度常常担心会跌倒。
28. 天公尚不与:上天还不给予眷顾。
29. 谓我取伤廉:认为我索取过多,损害了廉洁。
30. 马岗:地名,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31. 恻恻:悲伤的样子。
32. 不得语:无法说出心中的感受。
33. 萧然:孤独冷清的样子。
34. 泪潺湲:泪水不停地流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家国、亲情、人生感慨的古诗。诗人以战乱为背景,描绘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带着母亲和妹妹四处奔波的情景。透过诗句,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然而,即使在如此困境之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关爱。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盗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复走兴安有怀》这首诗是元朝诗人利登的作品。它创作于元末明初,即公元1368年左右。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元代的衰落和明代的崛起,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作者的人生经历方面,利登本为江南人,他父亲和祖父都是金川一带的大儒。然而,这个家族因为战乱和贫困而被迫离散,利登被迫离家远游。在一次旅途中,他的家人被强盗劫掠,母亲和妹妹被掳走,这让利登非常痛心。为了保护母亲和妹妹,他决心冒险前往金川寻找她们,但途中又遇到了强盗,被迫逃到了兴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元末明初是一个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财产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环境下,利登的家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和家人的遭遇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
《盗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复走兴安有怀》这首诗,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创作的。作者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