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作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旋转的璇枢永不止息,四季更替有序。告诉炽热的阳光,今天已是一阴生之时。

去完善
释义
1. 璿: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用于测量天体运行的位置。
2. 枢:中心,关键。
3. 运:运动,运行。
4. 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
5. 相错行:相互交替,轮流出现。
6. 寄言:寄托言辞,即嘱咐、告知的意思。
7. 赫曦景:炽热的阳光,这里指夏天炎热的景象。
8. 一阴生:指夏至节气过后,阴气逐渐萌发,表示盛夏即将开始向秋季过渡。

去完善
赏析
《夏至日作》权德舆这首古诗生动地描绘了夏至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哲学观念。在诗中,诗人以“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为引子,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这种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不可阻挡的。然后,诗人笔锋一转,以“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作为结语,寓意着虽然此时阳光炽热,但阴气的生长已经开始,这预示着秋季的到来。全诗通过对夏至这一特定节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至日作》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权德舆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69年,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势逐渐衰弱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歌创作也受到很大影响。
在这一年里,权德舆的人生际遇也非常曲折。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却因战乱而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还深刻体会到了人民的苦难。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也对民生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不再像开元盛世那样繁荣昌盛,而是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边疆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权德舆仍然坚信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因此在诗歌中表达出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