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一身如飞云,遇风任飘扬。
山川浩无涯,险怪靡不尝。
落日号虎豹,吾未停车箱。
波涛动蛟龙,吾方进舟航。
所勤半天下,所济一毫芒。
最自忆往岁,病躯久羸尪。
呻吟千里外,苍黄值亲丧。
母弟各在远,讣归恐惊惶。
凶祸甘独任,危形载孤艎。
崎岖护旅榇,缅邈投故乡。
至今惊未定,生还乃非常。
忧虑心胆耗,驰驱筋力伤。
况已近衰境,而常犯风霜。
驱之久如此,负疴固宜长。
朝晡暂一饱,百回步空廊。
未免废坐卧,其能视缣缃。
新知固云少,旧学亦已忘。
百家异旨趣,六经富文章。
其言既卓阔,其义固荒茫。
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
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
瑕疵自掩覆,后世更昭彰。
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
后生以中才,胸臆妄度量。
彼专犹未达,吾慵复何望。
端忧类童稚,习书倒偏傍。
况令议文物,规摹讵能详。
轮辕孰挠直,冠盖孰纁黄。
珪璋国之器,孰杀孰锋铓。
问十九未谕,其一犹面墙。
几微言性命,萌兆审兴亡。
兹尤觉浩浩,吾讵免伥伥。
因思幸尚壮,曷不自激昂。
前谋信已拙,来效庶云臧。
渐有田数亩,春秋可耕桑。
休问就医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很喜欢学习,但我年轻时缺乏努力。
我还没有进入大门,怎么能期望看到大堂呢?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家里的事务已经需要我独自承担。
我要为很多人提供食物,因此四处奔波。
我的身体像一片随风飘荡的浮云。
我已经历了许多山川河流,经历了各种危险。
我在老虎和豹子咆哮的时候没有停车,我在面对汹涌的波涛时依然向前。
我所做的有一半是为了世界,但却只有微小的贡献。
我最记得的是过去的那个生病的时期。
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我因病痛而发出呻吟,然后在慌张之中得知了亲人的死讯。
母亲和弟弟都离我很远,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惊慌失措。
我愿意独自承受这些不幸的事情,我独自一人坐在船上。
我艰难地守护着棺木回到家乡,到现在我都感到震惊。
我活着回来真是非比寻常。
担忧使我身心俱疲,奔波又使我的体力消耗殆尽。
现在我接近了生命的尾声,但还是要忍受风霜。
驱使我这样一直走下去的原因是长期的疾病。
我只能在早晨和傍晚勉强填饱肚子,经常徘徊在空荡荡的长廊里。
我不能躺下或坐下休息,也不能阅读那些珍贵的书籍。
我知道的新知识本来就很少,对旧知识的记忆也已经模糊不清。
诸子百家的思想各不相同,六经却充满了丰富的篇章。
他们的言辞既深奥又广阔,而他们的意义更是难以捉摸。
古人为了寻找知识,会花费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他们只是为了写出一部卓越的作品,即使存在瑕疵也能自我弥补,并希望能在未来得到赞誉。
社会长久以来失去了孔子的指引,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评判事物。
年轻人凭借中等水平的能力,试图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那些专注于某事的人尚未完全了解,而我这个懒惰的人又能期待什么呢?
我忧心忡忡的样子就像一个孩子,我只能通过不断地练习来熟悉书写。
更何况,让我评论文物,我很难详尽地描绘它们。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纠正车轴,也不明白冠盖的颜色。
玉器是国家的宝物,却不知道它的锋利之处在哪里。
我问的问题中有十九个都不理解,只有一个问题还在困惑中。
生命和智慧的伟大之处我了解的还不够多,我怎么才能不感到困惑呢?
我想想我还年轻,为什么不激发自己的热情呢?
我之前所做的计划确实不够明智,但我希望能从未来的尝试中获得好处。
我有几亩田地,可以在春天和秋天进行农耕和养蚕。
我不会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
去完善
释义
吾性:我的天性。嗜学:热爱学习。少年:年轻时。不强:不努力。所至:所到之处。未及门:没能进入学习的殿堂。安能:怎么能。望其堂:看到学习的精髓。荏苒:时光推移的样子。岁月云几:过去了多少岁月。家事:家庭琐事。独当:独自承担。经营:安排处理。食众口:供养一家人生活。四方:四处奔波。遑遑:急迫的样子。一身:自己。飞云:流动的云彩。遇风任飘扬:随风飘荡。山川:山河。浩无涯:广阔无边。险怪:险峻奇怪的地方。靡不尝:都经历了。落日:夕阳。号虎豹:形容地势险恶。吾未停车箱:我没有停下脚步。波涛:波浪。动蛟龙:形容波浪翻滚。吾方进舟航:我正乘船前行。所勤:所做的努力。半天下:遍及天下。所济:所做成就。一毫芒:微不足道。羸尪:身体虚弱。呻吟:因病痛苦呻吟。千里外:远离家乡的地方。苍黄:仓皇。值亲丧:遭遇亲人去世。母弟:母亲和兄弟。各在远:各自在远方。讣归:报丧。恐惊惶:害怕家人惊慌失措。凶祸:丧事。甘独任:甘愿独自承受。危形:病重之态。载孤艎:独自乘船。崎岖:艰难跋涉。护旅榇:护送灵柩。缅邈:遥远。苍黄:仓皇。至白首:到了老年。搜穷:尽力搜寻。败肝肠:形容心力憔悴。通一艺:精通一门技艺。著书:撰写著作。欲煌煌:想要发扬光大。瑕疵:缺点。掩覆:掩盖。昭彰:宣扬。无孔子:没有像孔子一样的人。指画:指点迷津。随其方:随意评论。后生:年轻人。中才:普通才能。胸臆:内心想法。妄度量:胡乱猜测。彼专:别人专注学习。犹未达:尚且达不到目标。吾慵:我自己懒惰。何望:有什么期望。端忧:真正忧虑的事。类童稚:类似儿童的困惑。习书倒偏傍:练习写字时偏旁部首写错。况令:更何况让。议论:谈论。文物:文化。规摹:规模。讵能详:怎么能够详细了解。轮辕:车轮的辐条。孰挠直:谁能让它弯曲。冠盖:官员的帽子和车盖。孰纁黄:哪种颜色最为尊贵。珪璋:宝玉。国之器:国家的宝物。孰杀孰锋铓:谁能削去锋芒。问十九未谕:询问十九个道理还不明白。其一犹面墙:一个道理还不能理解。言性命:谈论生命哲学。萌兆:事情刚发生的迹象。兴亡:国家兴衰。兹尤觉浩浩:现在感到学问广大。吾讵免伥伥:我怎么避免迷茫。因思:因此想到。幸尚壮:幸好还年轻。曷不:为什么不。自激昂:自我激励。前谋信已拙:之前的计划确实笨拙。来效:未来的效果。庶云臧:或许可以改进。渐有田数亩:逐渐有了几亩田地。春秋:一年。耕桑:耕种和养蚕。休问:不问世事。就医药:寻找名医治疗疾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读书》,诗人曾巩是宋朝著名的文人,诗词之间透露出对学问的深思熟虑与渴望。在这首诗里,他回顾了过去的读书经历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诗人从自己的年少时好学习说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业并未精进到一定程度。此后家中事务繁多,四处奔波,内心感到无比迷茫。在此过程中,他似乎意识到:“一身如飞云,遇风任飘扬。”这正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他在描述个人的境遇时,也寓含着人生中难以预测的变化和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遇到了诸多险阻,如在川流不息的世界中驰骋,同时也需处理家庭的重担。虽然尽心尽力,但“所济一毫芒”又表现出深深的无奈。在这段生活中,诗人多次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遇到亲人离世这样的悲剧,但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生活信念。
诗人虽在困境中自强不息,但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困扰。一方面他的学识并不丰富,另一方面“百家异旨趣,六经富文章”让诗人倍感知识的浩瀚。这种认知上的反差使得诗人反复叩问自己:“新知固云少,旧学亦已忘。”这是一种对于知识的反思,也是对自己才智的质疑。
随后,诗人对比了学者们的成果和自己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成就满怀希望。但他也表示“后生以中才,胸臆妄度量”,指出许多年轻学者并无真才实学,只凭借主观意识去评判历史和文化。这让诗人深感忧虑,但又觉得这可能是自己仍需努力的一个原因。
最后,诗人思考自己的处境,决定要奋发向前。他希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生计。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曾巩在诗歌中所传达的是一种勇敢面对困难、渴求知识的决心和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读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至和二年。在这一年里,曾巩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开始了他的文人生涯。
在这段时间里,曾巩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39岁才考中进士。然而,他在官场上并未得到重用,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文学创作和文化事业。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学术研究,诗歌创作。曾巩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