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同知
武夷山中旧学子,汗漫偶作观海游。
此观此游亦何有,炎氛瘴雨烂不收。
蓬莱绝岛固难望,何处大泽并高丘。
独闻东南倚天耸石壁,上有一轮照耀之明月,下有一道演迤之清流。
此流不求清,此月不求明。
众星冥蒙日毂远拍天,烟浪渺渺令人愁。
因思八极间,品汇岂不稠。
后皇生物至今日,茫茫大化无停辀。
群阴剥尽硕果在,新畬再辟陈根留。
我辈等是丰芑春,盛德何止数世谋。
男儿生世有不朽,百年易迈千载悠。
造物生材谅非偶,阳春有脚先南州。
八郡春已满,忍使四海赤子寒飕飕。
一时泽物亦易足,旱须霖雨川须舟。
书生却顾动遐想,愿为来世苍生忧。
斯文迓续正此时,安得古绠千寻修。
莘郊匹夫乐尧道,朝鲜逋播叙禹畴。
两生不来至今尚绵蕝,房魏背汗岂但唐人羞。
礼颓乐坏二千载,欲观周道当何繇。
我闻伊洛道南后,武夷云谷今鲁邹。
孔堂金石未尽泯,淹中断简犹堪搜。
独抱遗经守迂拙,岁月兀兀春复秋。
蚊蝱负山力谩苦,精卫填海志未休。
书生迂拙公所知,此来见公亦何求。
穷通志也命当遂,天地倾缺人绸缪。
愿公借我一片五色石,要补元气混沌无疮疣。
千载在我前,万载在我后,山中事业非王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武夷山中的学者们,曾经偶然进行了海阔天空的游览。
这种观览和游历的意义何在呢?然而却被恶劣的天气所影响。
遥不可及的仙境固然难以达到,但何处才是传说中的广阔水泽和高大山丘?
只听闻在东南方向,有倚天而立的石壁,其上有明亮的月亮,下有曲折流淌的溪流。
这条溪流不需要清澈,这轮月亮也不需要明亮。
太阳被厚实的乌云遮挡,星辰闪烁在遥远的天际,海洋的烟雾让人感到忧虑。
由此想到在这个广阔的世界,各种品类汇聚在一起,无尽的变幻与轮回。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生命,不过是茫茫大自然的一部分,无穷无尽的变化永不停止。
就像尽管受到种种困境,但是总会有硕果留存下来,新的土地总会留下旧的根基。
我们这代人就如春天的丰盛,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
男人生存于世,应该有永恒的愿景,时光虽然短暂,但千年之后仍然会被人们记住。
上天造就的人才,应该不会是无缘无故,春天总是先行到达温暖的南方。
八个地区已经充满春意,怎能忍受让全天下的人民继续遭受寒冷。
一时的润泽或许容易满足,但是当干旱时需要的是及时的雨水,河道需要船只通行。
作为一个书生,我对此深感担忧,我愿为未来的世人担忧。
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正在我们手中,如何才能恢复古代的文化和智慧。
如同杜甫、苏轼一样传播尧舜之道,让更多的人理解和传承圣贤的智慧。
古代贤者的教诲,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意义,如何能够修复礼崩乐坏的局面,让我们再次看到周公治理天下的风采。
据说伊洛之道已流传到南方,今天的武夷山就如同当年的鲁国和邹国。
孔子学堂的碑文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仍然可以找到它存在的痕迹。
抱着这些古老的经典,坚守着迂腐和执着,岁月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春夏交替。
即使像蚊子蝜蝂背负高山一样的艰辛,精卫填海的意志永不磨灭。
我是一个书生的迂腐,你是知道的,这次来看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
贫穷和显达都是命运的安排,但我们仍然要积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希望你能给我一块五彩石,我要用它来修复生命的元气,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千年之前我是谁,千年之后我是谁,山中那些让人尊敬的事情,并不需要权力和地位。
去完善
释义
《与徐同知》注释:
1. 武夷山中旧学子:武夷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境内。此处指熊禾本人曾在武夷山中学习。
2. 汗漫偶作观海游:汗漫,形容水势浩渺;观海游,喻指游览名胜、了解民情。这里描述熊禾偶然游览武夷山时的景象。
3. 炎氛瘴雨烂不收:炎氛,炎热之气;瘴雨,有毒的湿热雾气。这里描绘了福建地区的气候特点。
4. 蓬莱绝岛固难望: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岛;绝岛,孤立的海岛。这句表示无法看到仙境中的岛屿。
5. 大泽并高丘:大泽,大的湖泊或沼泽地;高丘,高山丘陵。这里描述了福建地区的地理特征。
6. 倚天耸石壁:倚天,耸立天空;石壁,石头砌成的墙壁。这句话描绘了武夷山的雄伟壮观。
7. 漫漫大化无停辀:大化,大自然的变化;停辀,停车休息。这里表达了自然变化的永无止境。
8. 群阴剥尽硕果在:群阴,众多的阴气;剥尽,全部消失;硕果,成果。这句话寓意黑暗终将过去,光明会到来。
9. 古绠千寻修:古绠,古代的井绳;千寻,形容很长。这句话表示要挖掘古代文化遗产。
10. 莘郊匹夫乐尧道:莘郊,指江西境内;匹夫,普通百姓;尧道,尧舜之道。这句话赞扬百姓对尧舜之道的热爱。
11. 朝鲜逋播叙禹畴:朝鲜,指边远地区;逋播,遗漏;禹畴,大禹治水的故事。这句话强调治理水患的重要性。
12. 两生不来至今尚绵蕝:两生,指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绵蕝,继续争论。这句话指出孟荀之道仍有待继承和发展。
13. 礼颓乐坏二千载:礼颓,礼仪制度衰落;乐坏,音乐文化败坏。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衰退的忧虑。
14. 欲观周道当何繇:周道,周朝的治国之道;何繇,从哪里开始。这句话询问如何学习和传承周朝的治国之道。
15. 我闻伊洛道南后:伊洛,指河南洛阳一带;道南,儒家的正统学说。这句话表示自己重视儒家正统学说的传承。
16. 武夷云谷今鲁邹:武夷云谷,指武夷山中的云谷寺;鲁邹,指山东曲阜和邹县,分别为孔子和孟子故里。这句话强调了武夷山与儒家文化的紧密联系。
17. 孔堂金石未尽泯:孔堂,指孔子庙;金石,石刻文字。这句话表示孔子庙的石刻文字尚未完全磨灭。
18. 淹中断简犹堪搜:淹中,指古代学者淹留之地;断简,残缺的书籍。这句话表示可以从中挖掘出古代学者的思想遗产。
19. 蚊蝱负山力谩苦:蚊蝱,蚊子和小虫;负山,背负大山。这句话形容自己虽力量微薄,但矢志不移。
20. 精卫填海志未休:精卫,传说中的一种鸟;填海,指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句话表达自己壮志凌云的决心。
去完善
赏析
熊禾的这首长诗《与徐同知》表达了其投身公益事业的强烈愿望。诗中,作者以富含哲理、饱含感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面。此诗意象丰富,哲理深远,颇具震撼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熊禾的《与徐同知》创作于南宋时期,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那时,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历史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熊禾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一直关注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他的生活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熊禾一生波折,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但因不满当时政治腐败而辞官回乡。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的人才。在他的家乡福建建瓯,他创办了一所书院,名曰“南城书院”,希望以此培养出更多的有识之士,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南宋时期,虽然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但文化事业依然繁荣发展。熊禾作为一位文人,他不仅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贡献,还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建树。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也有抒发家国情怀的作品。《与徐同知》便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