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医士詹翠峰
我观卦气先天图,更参歧伯答问书。
虽然三坟不可得,此即造化阴阳枢。
超然便可会大道,学不至此应非儒。
医亦其中一事耳,造妙直与神明俱。
后人自是识根浅,九流既裂家法殊。
儒家道家已为二,医术下视史与巫。
苍生百万命安寄,天地生物意亦辜。
日来运气颇自别,颠倒温凉与寒热。
众工庸技漫尝试,须藉良医为宣节。
翠峰直是英杰士,家世箕裘素儒业。
辞章小技我易工,要参大道融明彻。
太上好生无别事,且向医方究施设。
垂帘市肆心自闲,左右图书恣怡悦。
便是羲皇以上人,岂但当年佗扁诀。
今兹出手才小试,邦人感恩已凛烈。
长歌为作儒医行,德君之深望君切。
古称良相即良医,大化烦君更调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欣赏先天卦气图,也参考歧伯的问题解答。
尽管古老的经典难觅,这都是关于阴阳创造的精髓。
超脱就能理解宇宙的真理,若未领悟就称不上儒者。
医学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精妙可通神明。
后世的理解总是浅薄,各流派方法各异。
儒家和道家已经有了分歧,而医学被看作低于历史和巫术。
亿万生命所寄,天地的意愿也被辜负。
近期的气运有了改变,冷热温凉交替不定。
庸医们随意尝试,需要依靠高明的医者引导。
翠峰先生正是精英中的翘楚,家族世代从儒。
对我来说文章只是雕虫小技,我更渴望了解宇宙的大道。
皇帝关爱生命没有他事,从医学中探究落实。
我在市场铺子里放下窗帘,旁边摆满书籍自由探索。
已是超越伏羲的人,不仅仅停留在华佗扁鹊的时代。
现在我只是小试牛刀,市民已对我感激涕零。
我唱着这首歌来赞颂儒医的善行,希望德行深厚的人能得到大家的期望。
自古有言好的宰相就是好的医生,期待在繁杂的世界中调整理顺。
去完善
释义
1. 卦气:指古代关于八卦与四季及阴阳消长的学说。
2. 先天图:指周敦颐的“太极图”,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符号。
3. 歧伯答问书:书名,指《黄帝内经》中的问答体篇章。
4. 三坟:相传为黄帝、神农、伏羲的书。
5. 造化阴阳枢:造化,创造;阴阳枢,控制阴阳的关键。
6. 儒:儒家学者。
7. 九流:战国时期对诸子百家的分类,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
8. 家法:学术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9. 苍生:百姓。
10. 运气:古人以阴阳五行学说分析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
11. 宣节:调整、协调。
12. 翠峰:指詹翠峰。
13. 家世箕裘:家世,家族世代;箕裘,先祖的事业。
14. 太上好生:太上前,表示尊敬;好生,关注民生。
15. 垂帘市肆:在市井中低调生活。
16. 恣怡悦:恣意享受快乐。
17. 羲皇:指伏羲氏,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8. 佗扁诀:指华佗、扁鹊的医术。
19. 邦人:同“国人”,指本国人民。
20. 凛烈:十分感激。
21. 儒医:指精通儒家学问的医师。
22. 德君:有德行的人。
23. 调燮:调整、调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赠医士詹翠峰”,旨在赞扬医士詹翠峰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作者以易经、歧伯等学问作为引子,强调医学的重要性及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中通过对比各家技艺的差异,突出了医者的高尚使命:拯救苍生、维护生命。作者指出,医学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是参透生命奥秘的途径。同时,诗中也勉励医士詹翠峰,期望他能发扬医学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医士詹翠峰》是宋末元初诗人熊禾(1246-1312)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熊禾正值中年,他曾任国子监祭酒,后因战乱离职,回到家乡江西丰城避乱。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战争频发,民生疾苦。熊禾作为一名文人,深感忧虑,他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间医疗事业的关切和对医者的赞美。
当时,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医疗资源匮乏,民众生活困苦,许多百姓因贫病交加而陷入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詹翠峰这位医士挺身而出,以医者仁心为民众治病疗伤,赢得了熊禾的尊重和赞美。熊禾在诗中将詹翠峰比喻为古代名医扁鹊和华佗,以此表达对詹翠峰医术和人品的赞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