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子长岩桂
凉入千岩趣更幽,广寒月府恍神游。
断崖流水韵清古,冷雨凄风声凛秋。
要补离骚衙宋玉,岂期仙袂挹浮邱。
却思胜集湖边寺,搴取芳枝镇日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凉意弥漫于山谷之间,使得景色愈发幽静;月光洒在广寒宫中,令人仿佛置身于神仙之境。断崖上的水流发出古韵之声,秋雨中的寒风让人感到秋天的肃杀之气。想要继承屈原的美德,成为如同宋玉一般的文人雅士,却没想到在这仙境之中,有幸遇见仙人。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在湖边寺庙举行的聚会是多么的美好,希望可以永远留住那一抹花香。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顺序来和诗。
2. 林子长:生平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3. 岩桂:一种生长在山岩上的桂花树,这里借指桂花香。
4. 凉入千岩:形容秋天的凉爽进入山中。
5. 广寒月府:指神话中的月宫,即嫦娥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山中秋天的景色。
6. 恍神游:形容仿佛在梦中游历。
7. 断崖流水:描绘山中悬崖峭壁的景象。
8. 韵清古:形容水流的声音清新而古老。
9. 冷雨凄风:描述秋天寒冷的天气。
10. 凛秋:指秋天的寒气。
11. 要补离骚衙宋玉:此处“离骚”是指屈原的《离骚》,“衙宋玉”是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宋玉。这句意思是说要模仿《离骚》中宋玉的文采,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慨。
12. 岂期仙袂挹浮邱:这句是说哪里能想到会有神仙来到人间。“挹浮邱”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浮丘伯。
13. 却思胜集湖边寺:这句是作者回顾过去在湖边寺庙的美好聚会。
14. 搴取芳枝:采摘桂花树枝。
15. 镇日留:整日都在享受这美好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次韵林子长岩桂》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一首咏桂诗。首联描绘了秋天的凉爽景致,颔联通过断崖流水和冷雨凄风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屈原和宋玉等先贤的敬仰之情。尾联则由风景描写转向现实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在描景抒情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林子长岩桂》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宋哲宗时期(1085-1100年),这是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李洪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的诗歌往往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次韵林子长岩桂》便是其中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岩桂花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怀念。
在这首诗中,李洪通过描绘岩桂花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林子长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宋哲宗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这使得文人墨客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许多著名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都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